今日看点

豆瓣9.1,今年的国产综艺,最不该错过它

发表于话题:李云迪并非首次嫖娼被抓
发布时间:2021-10-25

  说起“下饭综艺”,有一档清流节目必须榜上有名。

  三俩好友,谈天说地,没个正经;

  但却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能够聊到你的心坎里去。

  等了两年,它可终于回来了——

  圆桌派 第五季

  导演: 苏雷主演: 窦文涛 / 马未都 / 许子东 / 邓亚萍 / 陈佩斯首播: 2021-09-23(中国大陆)集数: 12

  单集片长:60分钟

  第五季一回归,评分直飙9分,目前豆瓣9.1。

  熟悉的人,熟悉的节奏,熟悉的风格。

  引导全场的窦文涛,满腹学识的“马爷”马未都,尖刻“留洋派”许子东,温柔犀利的周轶君。

  刚播出几期,找来的嘉宾也都是些“硬骨头”:

  前兵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反叛执拗的喜剧演员陈佩斯,还有《圆桌派》的老朋友,全中国最懂吃的陈晓卿。(*第五期第一次光临的心理咨询师李松蔚也非常精彩)

  他们看似毫无目的,没有主题。

  但聊来聊去,却总能聊到某一个精准的点上来。

  节目第一期,紧贴东京奥运会比赛余热,聊的便是中国最热门的体育项目之一,乒乓球。

  打比赛,尤其是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免不了会谈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邓亚萍说,心理素质可以称得上是心理层面的天赋。

  同样是体育解说,内地的解说员也经常会提到“心态”一词。

  往往比赛进入胶着状态,相比香港、欧美的解说风格,通常会听到——

  技术已经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态”。

  到底什么是“心态”?要如何控制“心态”?

  面对胜负,面对梦想,在国际赛场上,很难做到不紧张。

  邓亚萍说:“当一个人想赢的时候,出手就不会那么果断,动作就会变形。想着要拿冠军,肯定拿不到。”

  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叫“目的性颤抖”。

  想要克服这种颤抖,能够做的唯有“专注”二字。

  邓亚萍所说的专注,不仅仅是在赛场上留心注意自己的每一个球,更是时刻观察对手的变化,清楚地记住自己打过的每一场比赛,并能够随时拿出来复盘。

  放到乒乓球比赛中,讲究的便是简单的几个要点——“抠”、“顶”、“搏”。

  当某种东西失守,就要尽可能的去那个地方去把分得回来,叫做“抠”;

  而当最难受、最胶着的时候,只能靠坚持,让自己扛住,要提醒自己“顶一顶”、“扛一扛”;

  最后面对势的较量时,便要带着那股劲儿,放手一“搏”。

  这种心态的较量,在东京奥运会的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场乒乓球混双比赛中,显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中国的选手而言,赢得开场,是惯有的气势压迫技巧。

  但问题关键处在,对方日本选手的心态,却始终处于“放手一搏”的状态。

  他们对于输赢,没有太大的所谓,能够走到最后一局,已经超出预期;

  而能够拿下胜利,那就是他们“抠”到的。

  那此时是该用“凶”还是“稳”的节奏去应对,这便是心态的抉择。

  许昕和刘诗雯,便是输在“稳”,没能接住对手的狠。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邓亚萍和小山智丽的那场比赛上。

  回顾起那一次比赛,邓亚萍对每个细节依然了熟于心。

  那是一场很“邪性”的比赛,通常对方都扛不住邓亚萍的进攻,但偏偏那天每个球全都防了回来,还打得邓亚萍满场跑。

  打到最后,邓亚萍开始打丢,甚至着急了。

  “心里一起急,你出手的时候,该不该那么重了,你就重了。”

  而当好不容易追到关键球时,却没能拿下第三局的胜利,当时的气势就已经完全被对方压住了。

  失败过后,邓亚萍回想当初,努力了,但也确实出现了技术失误,这是一次内心能够接受并承认的失败。

  对于运动员而言,即使外界会赋予他们很多其他的意义,但实际上,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首先要复盘,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只要所有的检查都保持在专业范围内,那这就是一次可以坦然去面对和接受的失败。

  看似讲的都是兵乓球竞技比赛的专业分析,但实际上流露的,确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态。

  太多的人,得失心都太重。

  我们害怕失去,又渴望得到,拼尽了全力,却始终无法坦然接受失败。

  但与其沉溺在悲伤的情绪中,不如从自己身上查找失败的原因所在。

  心态二字,说的容易,做起来,太难。

  到了第三期,又迎来了《圆桌派》的老朋友陈晓卿。

  说吃,说美食,他绝对称得上全国国数一数二。

  能够吃遍天下美食,享尽饕餮盛宴,仿佛这就是品质生活的顶端。

  但到底什么是“品质”?

  从美食上来讲,叫“适口者珍”。

  这种东西或许名贵,或许价值连城,但它不合你的胃口,你吃上去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能说它有一定的价值,但并非个人主观认知的“品质”。

  陈晓卿吃过的店,就一定是品质的保证吗?

  也不一定。

  陈晓卿说,对于品质的判断,是一种自我的审美过程;

  而人一旦想要“提升品质”,那就是一种他人的评判和看法。

  在现代社会里,对于品质的要求只能保持在一个限度内,就像是那些快餐餐厅一样,他们没有好坏之分,全都是在能达到及格线“好吃”的标准之内的;

  但对生活品质要求高的人,往往都要付出的更多。

  超过了最佳标准线之上,你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就像同样都是牛肉面,想要更好吃的,就需要要多花几十、甚至几百块钱。

  通常人在追求品质的过程中,也正在丧失着另外一些东西。

  陈晓卿有一位好友,以前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聚在破旧的撸串店,喝啤酒,吃着串儿,就已经觉得十足够味;

  但如今这位好友,对于美食的追求变高了,不仅仅是味道而已,还有摆盘、氛围,等等。但他也渐渐变得更挑剔了。

  以前对于美食的最高评价,只有简单的一句“菜烧得不错”,而如今的众多要求,却让人感觉到“他没有那么开心了”。

  这也正是追求品质过程中的“得失”。

  就像你在喝500块的红酒时,也就丧失了当初喝价值仅有100块红酒的乐趣。

  品质不该是一种既定的标准,也不该单纯用财富来衡量。

  你有追求,那就有相应的品质。

  每个人对于品质,对于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只要你有“求”的心,那就能够拥有“品质”的生活。

  从体育到喜剧,再到美食、文学,从大众到冷门,从俗到雅,似乎什么话题放到这张圆桌上,最后都能聊出人生感悟来。

  他们像是茶余饭后般的悠闲,散漫自由的漫无边际,却总能在无形之间给你生活的启示。

  《圆桌派》是个很冷门的节目。

  第五季开播以来,很多人不知道,甚至连他曾经发生过些什么,都无人知晓。

  但它却又很温暖,很特别。

  不管是从不上综艺的明星,或是从未耳闻的文人墨客,亦或是藏在背后的幕后工作者,都能通过这张圆桌,看到他们不为人所知的,世俗的那一面。

  《圆桌派 第四季》

  正如介绍里的那一句——

  “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觉,智慧分享。”

  谁说聊天就是无意义的消磨时光呢?

  只是聊聊,也可以洞悉世间百态。


标签组:[豆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123.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