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揭秘中国顶级狙击步枪:这名神秘女子造的枪世界第一

发表于话题:中国最诡异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1-05-10

  揭秘中国顶级狙击步枪:这名神秘女子造的枪世界第一!  

  对于一个国家的军工产业而言,最尖端的制造,并不单指导弹,战斗机,航母等高科技装备,一支枪也是这个国家军工制造最尖端科技成果的一种展示。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建设工业已经成为我国轻武器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从步枪到手枪、冲锋枪、机枪,这里可以生产上百款枪支,是我国轻武器领域产品谱系最全、核心技术最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产品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已经有多款自主研发的产品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有一款枪支甚至进入了世界枪族的第一梯队。

  三年时间励精图治 国产狙击步枪国际夺魁

  在中国最大的枪支生产基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范方梅带上白手套,像问候老朋友一样,擦拭着一只85式7.62毫米口径的狙击步枪。

  这是模仿 苏德拉戈诺夫 的7.62毫米半自动狙击步枪研制而成的,1985年,这只高精度狙击步枪在这个兵工厂定型生产。

  按照统计,近代战争用一般的步兵武器击毙一名对手,平均需要消耗2000发子弹,而使用狙击步枪则只需要消耗1.7发子弹。共和国的军事装备,在7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自主研发自己的高精度狙击步枪,范方梅手中的这只步枪,800米内可以准确击中目标,是20年前中国开始出口的第一只狙击步枪。

  2009年,国际狙击大赛,中国选手使用国产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参加比赛,令人意外的是,由于枪支的精度不够,中国选手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了。

  一个有着百万军队,有着全体系生产链条的中国军工制造,竟然没有一支合格的狙击步枪,比赛失利的消息,深深刺痛了范方梅。她决定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把枪做出来。

  衡量一款狙击步枪的精准度,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指标是角分,如果射手所持狙击步枪精度为1角分,则意味着该枪在100码距离上的 射弹散布直径 为2.9厘米。而我国仿制的这款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在100码内的精度水平只有3-5角分,而国外狙击步枪却能达到1角分,远远超出中国狙击步枪的精度。表面上看,这只是精度上的丝毫差距,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军工制造来说,却是枪支生产技术水平上相差万里的区别。

  2009年,范方梅担任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这位爱枪胜过爱口红的女设计师,开始查阅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研制阶段的资料和试验数据,收集国内外狙击步枪发展动态。凭借女性独有的敏锐,终于找出了这款步枪精度不够的内在原因,半自动装填方式,让步枪在射击过程中存在运动,而且枪、弹、瞄准镜也没有匹配设计。

  100米距离,一个硬币大小的射击范围,这是范方梅负责研发的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2丝,0.02毫米,一根头发丝的粗细,这是这款步枪试制样品的零件加工精度。

  制造一支枪涉及几十个加工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枪支最终的精度。机加班组的组长屈军正在加工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的零件,他们这个班组要通过车、铣、线切割等机加工序,加工出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所需的大部分零件。

  为了达到范方梅设计图纸上提出的精度要求,屈军和他的工友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究竟熬了多少个夜晚,加了多少个夜班。

  机匣加工是这项试制工作的瓶颈,要在内径26毫米的盲孔内挖出一个深238毫米的孔,而且误差必须控制在两丝以内,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即便花高价买来工具也达不到要求。在反复的摸索中,屈军甚至自己动手改造工具,最终做出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机匣,顺利试制出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

  黄建21岁就在兵工厂上班,跟着父亲学枪支装配,如今,父亲已经退休,而他也成长为这家兵工厂的枪支装配工,经黄建的手装配的枪 已经多达几万支。一支7.62毫米的高精狙步枪总共有100多个零部件,组装起来需要三个多小时,大到枪管小到一个螺丝,每个零件的安装都会影响枪支的射击精度。就拿这枚25毫米M6型号的螺丝来说,它是用来连接枪身与枪托的,黄建需要用内六方扳手拧十四下将它定位完成。

  千分之十毫米是高精度狙击步枪组装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黄建之手组装而成的枪支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二毫米,这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

  在枪支动态测试试验室里,每一支步枪装配完毕后都要拿到这里进行室内射击试验。要想达到国际标准,这支高精狙步枪就要在一百码距离内,连续三发子弹击中不大于一元钱的硬币,然而这一次试验,并没有达到范方梅想要的效果,这给了范方梅当头一棒,一下子打到谷底的感觉。

  问题最终出在了枪管的弹道上,看似简单的一支步枪,其实是军工制造最尖端的一项技术。试验的失败,使得范方梅只能带领团队,重新在400余根枪管,8万余发子弹,8万多个试验数据中,重新设计这支步枪的枪管内膛。

  范方梅:枪、弹、镜,我们真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断通过实验找到影响精度的因素,然后我们去控制这些参数。

  优化后的7.62毫米口径高精狙步枪,能不能达到国际精度标准呢?今天范方梅要带领设计人员一起去进行户外打靶试验,范方梅屏气凝神地观望着观靶镜,帮助射击手做最后的准备。

  百米开外,三发子弹连续击中靶心,这次打靶成绩达到0.5角分的国际精度先进水平。

  2012年7月27日,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带着这只国产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获得了17个比赛科目14个领先的优异成绩,两个小组以绝对优势分获总分第一名、第二名。对于比赛来说,这仅仅是一场胜负,但对于中国军工制造来说,这却是工业制造水平的巨大进步。

  一天试射子弹数千发 试枪员实弹见证中国顶级狙击步枪成长史

  一款枪支从定型到批量生产,对于研发者来说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枪支的各项性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而枪支性能的提升离不开国内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更离不开一代代研发人员精益求精的态度。

  幸宁波,2008年从部队退伍后进入建设工业,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试枪员。试枪员的工作就是实弹测试下线枪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精准可靠,所以幸宁波每天有5个小时,就是在不停地打枪,一天就要试射几千发子弹。九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试射过十余款枪支,每年射击完的子弹壳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今天幸宁波要试射的是由范方梅研发的7.62高精狙击步枪。尽管2011年已经定型交付使用,但是范方梅一直在寻找继续提高这款狙击步枪精度的方法。而最终精度是否提高,提高多少,则交由试抢手来进行实际检验。这个室内靶场里一共有20多位试枪手,但能够达到7.62高精狙击步枪试射工要求的不到十位,幸宁波便是其中的一员。

  从2011年7.62高精狙击步枪正式上市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年的时间。从幸宁波手中发射出的子弹已经无从计数,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见证了这款枪的精度日益提高。

  今天范方梅来到了精锻车间,和工人一起检验枪管的锻造。目前枪管的检测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刻进行修改,甚至直接报废。对于范方梅来说,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最终影响到枪支的精度,要想提高精度,就必须静下心来挖掘每一个细节。

  范方梅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她和她的团队平均每年都要对7.62高精狙击步枪进行上百处改进,小到一个工艺参数,大到产品结构甚至加工工艺。以枪管的内膛为例,为了延长产品寿命,适应高温雨水等恶劣环境,过去一般是通过表面镀铬来进行处理。镀铬会有先天性不均衡的问题,看似薄薄的一层铬会改变枪管内膛的尺寸和光滑度,进而影响到枪支的射击精度。范方梅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种新的替代方案:枪管不度铬,在提高射击精度的同时,依然还能够抗腐蚀。

  今天,建设工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95式自动步枪的总设计师朵英贤,他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位轻武器专业的工程院院士。

  作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总设计师,工厂里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让朵英贤感到亲切,一支支新一代步枪就是在这个生产基地完成制造,装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们的手中。

  在这间枪支展览室里,朵英贤院士又一次端起了自己20多年前设计的95式自动步枪,感慨万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朵英贤:我都认不得了。现在来讲平均水平都差不多了,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武器,都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我们在材料技术上比西方国家还是有差距,人家搞了200多年,我们才几十年,一个是我们的药还不稳定,但是能量都已经有了,现在就是要往稳定了走。我们最希望的工艺要先进,造价很简单、很便宜,经久耐用,很便宜,它主要是这样,精益求精。

  【半小时观察】

  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告诉我们,经过几十年的追赶,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枪族在不断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是要认清差距在哪儿,不是在设计方案上,而是基础材料,像枪的主体材料,既要轻,还要坚固,要有一定的延展性,要耐高温,耐压力,抗腐蚀,不止是枪,航母的飞行甲板,潜艇的耐压壳体,坦克的外挂装甲,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基础材料去支撑,而基础材料的研发没有捷径可走,任何一点进步都需要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标签组:[中国军情] [武器] [第一世界] [子弹] [步枪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221.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