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1987年,迈克尔·杰克逊来到中国农村后称:这是个神秘的国家

发表于话题:中国最诡异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1-05-10

1987年10月23日,中国香港的启德机场,正在上演一场大型“追逐”活动。



无数记者扛着长枪短炮,与周遭看热闹的群众竞相围追堵截几名外国人,场面喧嚣热闹,不时能从兴奋的人们嘴里听到一两个外国名字。将时间进度拉到30年后,这种火爆的场面,互联网友人将其命名为——“顶流待遇”。

就在人群陷入疯狂的同时,一队人马却悄悄从机场溜走,轻身前往距离香港不远、位于珠江西口岸城市群中一座小城——中山。



当记者与疯狂的人群渐渐停止追逐时,另一边,中山市三乡雍陌村的田间地头,出现了一个留着长卷发、异域气息浓厚的外国人,他戴着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的斗笠,穿一件样式简单的白色短袖T恤,正眺望着远处青葱茂盛的庄稼。



他就是名动全球的MJ,或者,我们更熟悉他的中文全译名:迈克尔·杰克逊。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在他的名字前,加上“天王”两个字。



正如香港启德机场疯狂的人群那样,迈克尔·杰克逊所到之处,必定引起大批量的轰动,粉丝愿意为他不顾形象地呐喊尖叫,全世界媒体的相机都如饥似渴地在他身上停留,但在34年前的中国乡村,迈克尔·杰克逊的周围像是被古老的东方力量净化了,一切归于宁静,在他眺望庄稼地的时候,只有清风与和煦的阳光与他为伴。



那一天,得知迈克尔·杰克逊的到来,中山国旅安排了英语最棒的导游负责接待他,导游名叫刘广志,是个年轻男孩,当知晓自己即将对接的是鼎鼎大名的迈克尔·杰克逊时,他一度感到恍惚,在做准备工作期间,刘广志一边做一边犹似在梦中,始终不敢相信天王真的要来,甚至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

当迈克尔·杰克逊的接待车来到了餐厅,刘广志看到在负责接待的名单上,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排在第一个,而后面的职业写着“娱乐业”,他才惊觉一切是真的。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一天迈克尔·杰克逊的旅行,“宁静”恐怕是最好的诠释。也许在迈克尔·杰克逊的人生中,“宁静的一天”是最为稀缺的。



有网友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迈克尔·杰克逊到底有多火?

评论中一个回答这样解释:“知道但没有认真了解过MJ的人是无法理解‘影响力’这三个字的意义的,他就像活的神祇,已经达到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宗教的高度和癫狂,而且是全球性的宗教。”

的确,据传,迈克尔·杰克逊逝世后,葬礼的规模空前绝后的庞大:享受全球直播的待遇,动用20多架直升机航拍,派出3200多名警察,数十辆警车为他的灵柩开道,线上观众超过30亿人观看,拥有5亿多的点击量,直接导致网络瘫痪,全球70万歌迷敢去洛杉矶为他送行。

这条评论中提到,在此之前,全球最负盛名的葬礼是英国戴安娜王妃的葬礼,共有25万民众前去送行。



单单从数据来看,迈克尔·杰克逊就已经是超体量的天王,去世数年后,他仍旧霸占全球富豪榜,仅在2018年一年,收入就超过40亿美金。可以说,全球歌迷对于他的崇拜,几乎是刻入灵魂的,像是信徒遇到了神明。

因此,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巨星生涯中,隐私和属于自己的时间,简直是奢侈品一样的存在。他即便是打扮成阿拉伯女人出现在街上,也被会死忠粉瞬间认出,引发狂潮。



享受属于自己的一天,是迈克尔·杰克逊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然而,这种在全球都难以实现的梦想,却偏偏在中国一处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得以实现。迈克尔·杰克逊在中国中山的旅行,不过短短四十分钟,但这四十分钟内,没有追逐,没有处于功利的目的,淳朴好客的中国村民,几乎没有将这位突然出现的异乡人当做“大新闻”,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不过是千百年历史长河中最最平凡的一天,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异乡人不过是自己生活中的一名过客。



中国村民用自己的传统好客,接纳和包容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存在,他们毫无防备地敞开自己的胸怀,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自己的生活,尽管有着语言障碍,但一张张纯朴而善良的笑脸,依旧打动了这位国际巨星的心。

当他坐在渔船上,看到村落中飘起的炊烟,看到在江边饮水的水牛,看到悠闲而过的各种禽类,内心升起无限感慨,他动容地说:“中山的自然风光与瑞士很像,一切都是如此的翠绿。”

这满目青翠是好客的中国人送给巨星的礼物,连同它代表的生机与希望,一并送给这位可遇不可求的客人。



熟悉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知道,他对孩子有着强迫症式的喜爱,也许是孩子身上的那份未经世事的天真,让这位饱经风霜的巨星感到温暖,但他看到村落中成群结队的孩子时,他说,他几乎无法抗拒孩子们对他的吸引力。

在这里,迈克尔·杰克逊与孩子们度过了一段美好而惬意的时光,也绽放出自己最真心的笑容。在这不长的旅行中,迈克尔·杰克逊非常配合认出自己的粉丝,无论是合照还是签名,只要是上来提出要求的人,他都尽力满足,这种非狂热式的崇拜让他感觉到放松,也许,在整个1987年,于中山村落中度过的这段时间,称得上是他最为和谐而放松的时光。



在中山,迈克尔·杰克逊对古老神秘的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但亲自做了木船,在碧波飘荡的水面上感受出传统水乡居民的日常,还试穿了中国古代的服饰,穿上了渔夫装,当他装备齐全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甚至开心得像个孩子。

在遇到村里的老人时,迈克尔·杰克逊展现了自己良好的素养,当然,热情好客的中国人也对这位陌生的外国人报以最大的包容,朴实而善良的中国人,像接纳一名回归的游子那样,接纳了迈克尔·杰克逊,他们没有害怕他,没有用充满八卦的眼光打量他,对他施以最诚挚的援手,带他感受最温馨平凡的日常。



随后,迈克尔·杰克逊来到一户老人的家,他看到这位老妇人独自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先是非常开心地跑去跟她打招呼,与她亲切合影,在翻译的介绍下,他知道这位老妇人无儿无女,独自生活。

当他看到老人清贫的生活后,非常心疼地问,老人需要多少钱,但勤劳且本分的中国人并不觉得自己的日子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反倒是非常好客地递给迈克尔·杰克逊一个烤土豆,并理所当然地婉拒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帮助。

即便如此,迈克尔·杰克逊吃完土豆之后,还是吩咐自己的助手,为老人家留下了2000港币,在1987年,这笔钱可以称得上的一笔“小巨款”,拿到帮助的老人,还颇为费解,奇怪道:“怎么外国人都是这么大方的吗?”



很多年后,当迈克尔·杰克逊回忆起自己的中国之行,还颇为感慨地道:“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家,那里有可爱的孩子,有淳朴的老人。”

总结

当我们站在2021年的如今,回看迈克尔·杰克逊波澜壮阔的一生时,我们当然有理由为这位天之骄子的成绩感到自豪,也会为他意外离世而感到遗憾,他一生被无数国家元首恭恭敬敬地接待过,有过无数旁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光是开演唱会,就有过16w人到场,5000多人兴奋晕倒,20多个人当场休克的记录,让世界为之震惊。



但撇去这浮华表面的种种,迈克尔·杰克逊依旧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渴望世间一切阳光雨露、希望享受美好个人时光的人,在全世界各地被粉丝追着疯跑的他,很难享受到这样的时光。

而在古老的神秘东方,在1987年的中国,热情好客的中国人,将这个礼物送到了他面前,很难说,这不是一种缘分,也许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心里,这同样是一段难以忘记的经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标签组:[迈克尔·杰克逊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11.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