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古代的巫术都有哪些

发表于话题:中国历史上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10

  在古代的时候,巫术都是最为多人去相信的,而且也是一种对于萨满教的一种,对此古代的巫术都有哪些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的巫术都有哪些

  关于巫术的理解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

  中文“巫”是姓氏亦是职业。《风俗通义》言:“巫氏,凡氏于事,巫付、匠、陶也。”

  “巫”这个姓氏源于“巫”一职,即作为天地鬼神与人交通的媒介者。

  《说文解字》释巫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觋,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国语·楚语》载:“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 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由于早期巫师掌握知识并解决民间的困难,因此地位崇高,陈梦家依《周礼》的分类,将卜辞所见殷人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天神包括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地祇有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人鬼有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意即巫本身即属巫术信仰被尊崇拜信奉的神祇之一。

  张紫晨认为巫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原型,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它对中国文化的推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举凡天文、地理、历法、术算、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等无不与巫的活动和创造有关。

  (错别字、举例、类似字)由亦墨勋爵标出

  中国的萨满教巫术有如下特点:

  曾受其它宗教影响。在与其它宗教互动的过程中,许多民族的萨满教巫术都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如,蒙古族的巫术吸收了佛教的元素,塔吉克族的巫术吸收了伊斯兰教的元素,藏族和摩梭族的巫术吸收了藏传佛教的元素,汉族的巫术吸收了道教的元素,等。

  政府甚少给予支持。萨满教的巫师是通神者。在有的历史时期,巫师会有机会担任国师。但在更多的时候,巫术受到的是漠视和打压。身为“真命天子”的皇帝直接传达天意,无须中介,通神的巫师只能削弱皇帝的权威。同时,政府也担心巫师“妄言祸福”会影响社会稳定。1949年后,巫术更被视作是唯心主义的封建糟粕并备受压制。

  强调实用性。中国巫师的日常工作有医病、求雨、寻魂、驱鬼、祈福、诅咒等,处理的都是现实问题。就算是进入灵境旅行,也多数是为求教或寻魂。而美洲的巫师在这些实践之外,还有更多灵性上的追求。

  听凭天意而遴选门徒。长久患病的人会被送到巫师处检查,看他是否有责任传承巫道。如有,则他必须成为巫师的门徒。如拒绝,他的身体会一直不好。因此,许多巫师都只是“听从天意”而已,他们本身并不想做巫师。

  现状

  目前,在前述各少数民族地区,法力较大的巫师渐已老去。现存的少数巫师道行明显不如前人,愿意成为巫师的年轻人也少之又少。有些民族在由游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中,失去了部落的结构,也失去了巫术的传承。许多巫术用具和萨满服装,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中国的萨满教巫术事业呈现出一派萧条的景象。 

  

  关于巫术

  巫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人通过各种方法探索自然的奥秘。

  在探索过程中,有个部落中的猎手,一天,他不小心把一些白颜料蹭到了脸上。这天打猎时,他碰巧打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鹿。人们便相信白颜料能带来好运气,于是每次打猎前,总要抹一些在脸上。渐渐的,这就变成了打猎前的仪式。

  原始人就高兴地认为他们找到了自然的法则,而这些法则是正确的。他们相信,只要按照法则举行特殊的仪式,愿望就会实现,巫术就是这么来的。

  今天看来奇奇怪怪的仪式,原来就是最早的巫术。

  总体来说,巫术分“白巫术”和“黑巫术”。“白巫术”是给人带来好运的巫术。如打猎或战斗之前,在脸上抹颜料、唱歌跳舞等。“黑巫术”是给人带来厄运的巫术。比如照某人的样子做个小木偶,在木偶身上插针,这个人就会倒霉等。

  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把自己部落的成员当朋友,其他部落都是敌人。人们对自己部落的人施“白巫术”,对其他部落的人施“黑巫术”。所以,巫术并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  推荐阅读:史上最牛逼毕业照盘点 

  

  什么是巫术

  巫术的使用一般是通过恶魔所释放的力量。巫术一般会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而神迹是来自神的纯净许可。就如同撒旦敌对神一样,巫术也敌对神迹。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里,巫术是被禁止的。因为人因当求告神,耶和华(Yahweah)而不是恶魔。神许诺给予他的人民践踏蛇和蝎子的权利。也就是说恶魔不敢攻击选民。恶魔是在神的掌控之下的。除了给他的权利,他没有更多的了。神曾经劈开了红海,让死人复活,让选民说预言,让大国覆灭,治愈所有的病痛,洁净罪恶,派下天使保护或者毁灭。神迹是绝对纯净并且正义的,因为基督许诺,“你们以我的名所求的必定成就。”神也不会随意的交给你超过你本身所拥有的权柄,你需要通过正义,命运,和信心去成全它。如果实施巫术的仪式是祭品的话,那实施神迹的仪式就是祷告。

  祈求帮助

  它指人们以一定方式,欺祈求自然力或鬼神来帮助自己实现某种目的。如汉族求雨,多拜龙王,拜祭不成时,便要施巫术,逼迫龙王下雨。如抬龙王游街,曝晒龙王,把井水掏干等等。

  招魂

  用巫术把失落的灵魂招回来。它不仅限于人自身,也适用于动物、植物。如基诺族为谷神招魂,苗族为牛招魂,汉族小孩病了,往往以为是灵魂失落在村外,妈妈则要拿着小孩的衣服去村外呼喊小孩的名字,为其招魂。彝族也有为出走多年或客死异乡的长辈招魂的习俗。由巫师主持,往往站在高山上,望着死者出走的方向,呼唤死者的名字,一面用麻线佯占死者的灵魂回来。壮族、毛南族等民族还有为亡人、情人招魂的巫术。一般小伙子多请女巫,巫师头蒙被单,请神附体,不久她即进入昏迷状态,宣布魂已附体,于是女巫便代表男子的情人,与男子对歌,倾吐衷情。

  诅咒

  它是借助语言的魔力,达到加害对方的目的。最常见的形式是面对面的诅咒,不得好死、千刀万剐等等。更多的是通过诅咒对方的名字达到巫术的目的。傣族有一种 “放罗”巫术,目的是挑拨别人夫妻关系,自己好插足。做法是从夫妻家坟地的篱笆上取二片竹,刻上:“你两胸上长刺,不能彼此拥抱,只能象隔河相望一样”,然后放于对方竹楼下,认为三天内就会夫妻失和。在东北汉族和满族地区过去有一种蒸猫诅咒,如失者发现某人偷了自己的财物又据不承认,失者就将偷者的生辰八字、姓名写在纸上,与一只猫一起放在蒸笼内蒸煮,猫在笼中挣扎惨叫,失者便诅咒偷者也象猫一样,不得好死。

  驱鬼

  是对鬼施行的一种攻击性巫术。在生产、建房、治病、丧葬中经常使用。这是民间巫师的最主要的工作。凉山彝族毕摩为病人治病时,让病人坐在门口,头顶一个竹簸箕,毕摩大叫 ”把害人的鬼抓住,快抓住他“,同时命助手持锹把火塘灰撒向病人头,利用灰把鬼赶走。彝族另一种巫师苏尼在驱鬼时,在火塘边摆许多树枝贡品,他绕火塘而行,一边敲羊皮鼓,一面请各位山神降临,随后突然把一个陶罐口打开,说:“把鬼捉住了快放在陶罐里”,说完立即把口封住,并喊:“害人的鬼,我要烧死你!”说完,苏尼把陶罐中鬼倒进火塘,并说:“鬼阿,你等着吧,到竹筐能盛水时,你再回来。”还有:纸船明烛照天烧、婚礼上用箭射新娘、迈火盆等等,汉族的驱鬼巫术后来许多被道教继承下来。符、剑、印、镜是道士的主要驱鬼工具。驱鬼巫术也适用于凶死者。黎族对凶死者最为畏惧,送葬时必须举行复杂的仪式:必须走弯弯曲曲的路,使凶死者的灵魂谜途难返,下葬时还要以巨石压尸,或以木桩钉尸,目的是让凶死者的灵魂永远不能返回家园,否则就会扰乱家人。

  避邪

  它是利用一定的物件来防止邪鬼来犯,也是一种消极巫术。避邪物一般装饰在建筑物上、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上,也有佩戴在身上的。普米族在门或墙上印有许多石灰手印纹,据说这是一种打各鬼的姿势,鬼会见而生畏。在门楣上挂刀、剑、锯、羊角等也可避邪。鄂伦春族在 “仙人柱上悬挂野猪牙、熊鼻;侗族在门上挂狗头,以狗护家。苗族在门上挂有米筛和渔网,认为米筛象征眼睛多,能识破鬼的行踪,鱼网则是捉鬼的工具,鬼见了便会避而远之。图腾也是一种避邪物,彝族多在门上画一只虎。中国西北和欧洲地区常常挂马蹄铁。汉族的护身符、门神镇宅宝剑等都是避邪物。  推荐阅读:另类的毕业照:自杀式毕业照 

标签组:[萨满教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33.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