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引发大家警示 网红直播喝农药自杀:杀死她的凶手不止一个!

发表于话题:16岁女孩喝下农药抢救17天后脱离危险
发布时间:2021-11-02

言语的伤害,无刀胜有刀

本来,那天晚上罗小猫直播是为了引起前男友的注意,罗小猫事先准备了一瓶兑了饮料的农药,想要借此挽回自己念念不忘的旧情。

结果直播过程中,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那瓶农药吸引了过去。

所有后面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了。

有人质疑:假的吧,是饮料吧?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不停地起哄:

“你不要炒作自己了!”

“你抓紧喝,死给我们看!”

“你怎么不喝啊……”

“瓶子里不会是尿吧……”

这些夹杂着猎奇和冷漠、怂恿和起哄的欢呼声,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导致雪崩的最后一片雪花,亦是掳走天使的最后一个魔鬼。

它们叫喧着,奔腾着,轰鸣着,朝那个原本就在绝境中的女孩,狂奔而去。万般绝望中,罗小猫猫子把农药一饮而尽……。

罗小猫猫子饮下农药之后,说了一句“有点难喝”,然后喝了一点水,就结束了这场直播。

在第二天晚上,罗小猫猫子的死讯传出。

据知情人透露,是她自己拨打了120,被送到医院抢救,然而还是无力回天。

她喝下的,不是普通的农药,而是敌草快,药效只比百草枯差一点点。喝下去之后,几乎就没有生还的可能性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就像《悲伤逆流成河中》女主向那些实施校园霸凌的同学说的那句话:“我死了你们都脱不了干系,你们每个人都是凶手。”

(百草枯被称为“死亡之水”,是人类急性中毒死亡率最高的除草剂,成人估计致死量20%水溶液约为5-15ml。但比起它的可怕,百草枯让人闻之色变,更在于它致命过程中的残忍,被称之为“加长版的活埋”。它会袭击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消化器官灼伤溃烂,肺、肝、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竭,却唯独对神经中枢系统损伤有限。也就是说,在生命流逝的整个过程中,中毒者的意识都是清醒的,他清楚感受着身体各个器官溃烂的疼痛,慢慢说不出话,渐渐无法呼吸,嘴巴张得再大,也喘不过气来,即使输入再充足的氧气,也无法到达已经纤维化的肺部。他们最终都死于呼吸衰竭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北京科技报报道,2001-2008年有8000左右的人因为服下百草枯中毒,超97%的人是自杀口服。2014年7月1日起,我国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停止生产;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中国的销售和使用;2020年9月26日起禁止百草枯可溶胶剂在中国境内销售、使用。百草枯,成了被喝“禁”的农药。)

事发之后,有网友痛心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的后果。”

10月16日,网红罗小猫猫子的家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罗小猫猫子自杀与前男友无关,是由于直播间的人起哄导致悲剧发生。

同时,家人还表示,将追究起哄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有人说:人已逝,讨要公道还有什么意义?

有的。

要让那些将自己的戾气,建立在他人生命上的看客,知道网络世界并非法外之地,每句留言和评论都标注着公德和敬畏。

起哄,戏谑,讽刺,挖苦,“临门一脚”的刺激,“口不择言”的恶意,可以是致人毙命的子弹,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罪行。

毫无悲悯之心的恶,和躲在阴暗角落的蛆,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接受央视采访时分析认为,在直播中留言让事主喝下去的网友,涉嫌帮助自杀。如果查明,该留言与自杀有直接因果关系,则该网友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该留言与自杀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渲染自杀现场氛围,起哄闹事,对自杀有间接促进作用,亦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被治安处罚。同时,起哄自杀也是民事侵权行为,起哄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周垂坤律师表示,面对怂恿他人自杀的问题,不仅要从法律角度考量,还要从道德、人性方面考虑。“法律是有温度的,但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对于怂恿他人自杀,既反映出人性的冷漠,也反映出道德的沦丧。因此,不仅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还要提高网络直播平台的审查能力,在出现自杀直播时,积极报警、联系自杀者,积极挽救鲜活的生命。

是谁杀死了罗小猫猫子?

是百草枯吗?是抑郁症吗?不是。最大的凶手是网络上的看客。

还是那句话,凡是大张旗鼓宣告自己不想活了的人,都不是毫无求生意志。

甚至,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很渴望活下去,只是需要这世界给出一点点温暖。

这点温暖就是活下去的理由。殊不知有的人却坏到了极点,巴不得他们快点去死,好赚取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重要的,是这些用语言杀人的看客,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法不责众”,大家一起干的事情,责任分担到每个人头上都微乎其微。参与的人,也并不会有什么道义上的负罪感。

这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过去的历史中,其实很常见。

一个卑微怯弱的懦夫,平时连和邻居吵架的勇气都没有。但是当他加入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体,他瞬间变成了红着眼睛要杀人放火的“壮士”。

昔日不敢杀鸡,今天杀人毫无压力。

这种心理效应,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得非常清楚: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诱惑,也容易抵制。但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罗小猫猫子,就是死于这种冷血的群体狂欢之中。

街市依然太平,悲剧却循环发生

被网友的语言杀死的网友,不止罗小猫猫子一个人。

网友们的强大舆论,不仅能导致一位主播的突然暴毙,也能在细水长流的鼓励、支持中,慢慢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之前在电影《老炮儿》开头,作为主角的冯小刚在路边遇到了轻生的人。

当时,没有人报警,也没有人上去劝阻,而是和今天女主角的遭遇一样。

每一位看官,都在等着他跳下去的那一瞬间。

后来冯小刚急了,把周围的人全都骂了一遍。

然而这不是电影中才有的情节,在生活中,同样的场景数不胜数,但站出来制止的人却少之又少。

庆阳跳楼自杀的那个女孩,让人充分感受到最不可直视的,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2016年,正在读高三的李某奕因为胃疼,在教师公寓休息。

她的班主任吴永厚趁机溜到她所在的房间,对她进行强制猥亵。如果不是其他老师碰巧赶回,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面悲剧的翻版。由于老师的侵害,李某奕患上了抑郁症,她说:“明明该像鲜花一样美好的年龄,我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而在这段时间李某连续自杀过四次,幸好被人所救,而在最后一次,则是2018年的大厦跳楼事件。

可是,李某奕站上高楼的时候,她内心是犹豫的。

从下午三点到晚上七点半,她一直在反复挣扎。如果好好想想办法,耐心劝导,她是很有可能被营救下来的。

然而,楼下却有一大群人在等着吃人血馒头。

他们大声质问“怎么还不跳?”“楼下好热,快跳啊,你到底跳不跳?”

还有人“鼓励”她:“跳吧,一跳解千愁!”

更有地说“别在那演戏了,不跳我走了,浪费我时间”,可怕的言论就从一个又一个围观的群众嘴里喊出,这些话像是刺在女孩年轻孱弱心脏上的利刃,令人窒息痛苦,最后女孩就在获救前夕的一两分钟挣脱消防员的手,纵身一跃。

这一刻喧闹再起,但是这份喧闹是消防员小哥哥歇斯底里绝望的哭喊声,和围观群众的欢呼声。

如果没有那些冷血的看客,他们原本可以救下那个可怜的19岁女孩。

鲁迅曾写道:

“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们心理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管它挨刀的是谁。”

这些以观看杀人为乐趣的看客,又何尝不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他们对生命没有敬畏和善意,对他人的苦痛没有同情和包容,只有冷漠的注视和残酷的怂恿,令人胆寒。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株长势差不多的盆栽,每天一起施肥、洒水...

唯一的不同是,左边的植物每天被夸奖,右边的植物每天被辱骂。

30天后,那盆被骂了无数句的植物,活生生被骂“枯”了。

而右边那株每天被夸的,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植物都如此,何况人呢?

心理学家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

王小波曾说:

当语及他人时,首先该把他当个寻常人,然后再论他的善恶是非。这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人”。

从最深的意义上说,更是尊重自己——所有的人毕竟属同一物种。

人的成就、过失、美德、陋习,都不该用他的特殊来解释。

生而为人,请你善良,当你在看到一件事感觉是作秀,在你怀疑真假的时候,你可以合理质疑,但前提是不要用偏激的言辞方式去攻击他人,怂恿他人。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都说这个世上没有感同身受的这个说法,但我知道,面对他人的伤痛,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永远不要轻易地去抨击甚至辱骂他人,因为也许你并不清楚ta到底经历了什么。

“毁掉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这句话并不是玩笑。

这些恶言恶语,一句一句的累积,一遍一遍的传播,真的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你不懂、不了解、不明白,那就选择闭嘴,别去伤害他人。

愿你我都能谨言慎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标签组:[] [百草枯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449.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