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个人如果怎么样回复你的消息就没有再联系的必要了?

发表于话题:想回你消息的人用脚都能回
发布时间:2021-11-03

网络已经成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离开了手机离开了网络,我们可能将寸步难行。如今,人们不仅衣食住行全部依赖于手机和互联网,甚至连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需要和社交需求,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社交网络进行。而如何回复对方的消息,甚至都成了研究对方与自己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必要方法。这样回你消息的人,就没必要再联系了。


一、总是半天不理你,弧着你。

“弧”在当代网络术语里面,就是反射弧特别长的意思,当一个人描述另一个人弧的时候,意思一般是用来指这个人回复消息特别不及时,甚至根本就不回复对方的消息。什么情况下人们会不去回复对方消息呢?很简单,当然是在对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的时候,或者说这个人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我们根本就不喜欢的人的时候。因此,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半天不理你,弧着你,那么多半说明这个人心里根本就没有你,或者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跟他联系呢?


二、总是喜欢教育你,否定你。

一般来说,长辈都是喜欢根据自己的过来人的人生和成长的经验,对小辈和后辈们进行一些教育和指导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内容可能十分宝贵,能够防止他们走弯路,防止他们误入歧途。但是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同辈之间,那么就会变得十分的让人不舒服。没有人喜欢对方对自己指手画脚,也不喜欢听对方教育自己,否定自己,说自己不行。因此,如果对方回复你消息的时候,总是贬低你,否定你,还喜欢教育你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就离这种人远一点吧。


三、总是敷衍你,不用心。

人总是贪婪的,特别当一个人有所付出的时候,他多多少少都是希望自己的付出是能够收获一些回报的,而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人希望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当我们给对方发消息的时候,总是会希望对方能够用心回复我们,当看到对方的敷衍的时候,内心难免会难过,受伤。当然,如果只是一次两次的敷衍,那么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但是如果对方总是敷衍你,不用心,那么这种人其实也没有必要再联系了,对方明显就是不喜欢你这个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这样,尤其是在当代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效率至上,如果对方不能够跟自己平等的情感交流互换,也不能进行平等的消息交流的话,那么我们自然就大可不必再继续在对方身上浪费自己的感情,完全可以跟对方断绝联系。

标签组:[两性] [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601.html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

2025-04-14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

2025-04-14

清朝妃子为何戴&"一耳三钳&"

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播出,很多人开始研究起清朝时期后妃们的装束,其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为什么要戴三个耳环?这种习惯的原因又是什么?满族习俗乾隆皇上...

2025-04-14

拿破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例如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

2025-04-14

《拿破仑文选》的作品思想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诸多精英人物的高度评价。《拿破仑文选》虽然反映的只是拿破仑的一部分军事思想,而且许多具体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但他的军...

2025-04-14

拿破仑三角形是什么

拿破仑定理则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已知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该等边三角形称为...

2025-04-14

《色·戒》:张爱玲历经二十五年才完成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

2025-04-14

《红楼梦魇》:另类的张氏 “红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

2025-04-14

古代妻妾制度反映了什么

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

2025-04-14

《天才梦》:张爱玲首次获奖文章

《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