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美核潜艇为何在南海撞海底山?数据揭幕后真相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08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发生近一个月后

11月1日

美军公布调查结果称

核潜艇撞到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脉

这次撞击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央视军事披露”

带你聚焦事故发生地——南海

一组数据为你拨开迷雾

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强度和频次创新高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长期跟踪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强度和频次,创历年新高。

截至11月1日,美军大型水面舰艇活动强度进一步提升,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罗斯福”号、“尼米兹”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4个航母打击群,以及“马金岛”号、“埃塞克斯”号2个两栖戒备群,先后前往南海活动,累计11次进出南海。包括“麦凯恩”号驱逐舰在内的多艘美海军驱逐舰,10次穿越台湾海峡。

此外,5艘驱逐舰5次闯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和南海群岛12海里临近水域,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美空军累计出动22架次B-52H和B-1B战略轰炸机,14次进出南海,重点演练“动态兵力部署”作战概念。

根据有限的信息披露,美海军至少有“康涅狄格”号、“芝加哥”号、“基韦斯特”号、“俄克拉荷马城”号、“俄亥俄”号、“阿什维尔”号、“杰弗逊城”号、“斯普林菲尔德”号、“夏洛特”号、“汉普顿”号、“伊利诺伊”号等11艘核潜艇前往包括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执行战略巡航任务。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分析认为:“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2009年是一个分水岭,2009年以后明显加大了行动的频次和针对性。这是个长线的增长趋势,年份越靠后越强,2021年肯定强于去年。今年,美军潜艇在南海周边的活动也很多,包括近期的核潜艇事故,可以看到水下活动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美侦察机、侦察船不断抵近我国

截至11月1日,今年美军对南海的侦察力度进一步提高。据开源信息统计,美军从日本三泽基地、横田基地、冲绳嘉手纳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以及菲律宾克拉克基地等多个基地出动包括E-3B预警机、E-8C空地监视机、EP-3E电子侦察机等机型在内至少563架次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抵近侦察,实际可能在900架次左右,每天平均2个架次以上,最多时达7个架次。

为配合抵近侦察任务,美军每天还出动约2架次KC-135C或KC-135T加油机。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根据ADS-B信号统计,由于部分美军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开启信号或使用虚假地址码,且并不包括在南海活动的航母舰载预警侦察机E-2C的架次,因此真实数目更多。

美军5艘海洋监视船、1艘海洋测量船在内的6艘侦察船,也不时出现在南海进行抵近侦察,活动时长达396舰日,出动率达86%,几乎没有“空窗期”。

胡波说:“今年根据我们的掌握,美军空中的抵近侦察大概有十几次基本上是贴着中国的领空飞,离中国大陆领海基线不到20海里,依据公开数据,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更近。长时间贴着飞,甚至保持几个小时来回折返巡逻,这是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也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提防、忌惮和反应越来越大。”

美军在亚太过度部署、过度疲劳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除了“高强度”和“高频次”,还出现两个新动向。

胡波表示:“首先,要关注美军一线兵力出现的疲劳状态。2017年频繁出现撞船事件后,美国内部也做了调查,为什么在西太平洋,特别是美第七舰队所属单位经常出状况?一个很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过度疲劳、过度部署。除非美国自己能够转换思路、改弦更张,否则这个状况改善不了,一旦状况恶化,对地区局势很不利。”

“其次,近两年以来,美军在我国周边活动,除了日常的巡逻外,更多转向战场建设和战争准备,应对所谓的高端军事冲突。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美军在南海过度部署、过度疲劳,从这张图可见一斑:

根据《2018财政年度美军基地结构报告》,美海外军事基地514个,海外领地军事基地111个。在南海,这些密布的点位,就是美军建立的多个部署进攻性武器装备的军事基地。

军事专家罗曦表示:“美军514个海外军事基地,驻军有30万人,而在亚太就有10万人。其中,一是东北亚军事基地群,二是关岛基地群,也被美军视为非常重要的前出战略基地和战略支点,三是东南方向的军事基地群,由于与南海相关国家地缘政治非常接近,所以也成为美军介入南海事务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

美军近年撞船事故多与南海有关

2017年3月28日,“菲兹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海,由于舰员疲惫、决策失误、操舰技术不精等原因,6月17日返航时,在日本附近海域与一艘4万吨菲律宾货轮相撞,右舷损毁严重,至少3个船舱进水,7名美军士兵丧生,只能返回美国大修。

2017年8月10日,“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闯入我美济礁附近海域,8月21日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由于操作失误和指挥失误,撞上一艘3万吨油轮,10名舰员死亡,经过一年多大修才重新下水。

仅2017年,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舰艇就发生5连撞,造成17人死亡。调查结果显示,人手不足、疲劳作业、操作失误、训练不足是事故主要原因。

对此,军事专家罗曦认为:“通过这次核潜艇碰撞事故,可以看到美军在南海地区潜在的军事企图,想要介入南海地区事务,对我国进行抵近侦察、军事围堵。另外,美军在南海频繁地‘亮肌肉、秀拳头’,通过在南海驻军、军售、联演、联训,包括战略轰炸机飞行、舰艇过航,实际上是对南海地区安全秩序的破坏。美国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的推手,是破坏整个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最大危险源。”

外交部回应美国核潜艇事故

在11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美军公布核潜艇调查结果作出回应。

▲ 汪文斌(资料图)

汪文斌表示,事故发生一周后,美方才发表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声明,说核潜艇撞上了不明物体。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又说撞上了无知名的海底山,美方还将事故地点刻意模糊为所谓的印太地区国际水域,对核潜艇的航行意图,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是否在别国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究竟有没有造成核泄漏,以及破坏海洋环境等外界严重关切和疑虑的问题,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这充分暴露了美方的不透明和不负责任。

汪文斌强调,我们再次敦促美方详细说明事故的有关情况,充分回应地区国家的关切疑虑。关键是要停止派军舰军机四处滋事挑衅,炫耀武力,停止损害别国主权安全的行径。否则,此类事故恐怕不会更少,只会更多。

标签组:[核动力潜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6249.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