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有的农村老人常说:嫁人不嫁家里两兄弟的?原因很扎心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7

我一远房亲戚,家里两兄弟,老大和老二之间差了十四岁,父母经济条件也不好,大儿子结婚后无奈成了扶弟魔,后来他老婆看不下去了,要跟他离婚,又是喝农药又是上吊的,日子过得很悲惨!“嫁人不嫁家里两兄弟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都说越穷的家庭越要生娃,而且最好是男娃,越多越好。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亲戚家里穷,早年间一直在家务农,直到生了老二后,丈夫才出去打工,留下一个老二给老婆在家带,顺便做些农活。

生儿干嘛呢?自然是防老呗。老大十四岁的时候就读不进去书了,一直嚷嚷着要去外地打拼,所谓的打拼,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也无非就是进小厂,当学徒而已。

在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给娃买房买车。

在时代的巨轮下,个人只能随波逐流。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21世纪,房价突飞猛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结婚要房子了、要车子了、还要票子了。

眼看着老大慢慢长大,却还一事无成,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里拿着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没办法,亲戚老两口也着急,于是给老大到处相亲介绍。

一开始老大刚出社会的豪情壮志,早已经被这几年的经历给摧残的梨花带雨。于是老大也就妥协了,开始接受父母的相亲。

最开始的时候,老大在电子厂认识了一个女孩,本来聊得也挺好的,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果女方父母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三十万的彩金。

这可把亲戚老两口给吓坏了,赶紧让老大给分了,这哪是嫁女啊,简直是卖女。

再后来,经过媒人的介绍,在本镇的另一个村里,给老大张罗了一个对象,高中毕业,在外上了几年班,现在在做美甲,人也踏实漂亮,是个非常传统的女孩子。

老大很快就跟人见面了,慢慢熟络起来就到了谈结婚的地步。一开始女方要的是在本市区买套房,最后两家人慢慢商量,女方看老大人也踏实的,于是就改口至少要在县城买套房,彩礼给个三万就行。

最后亲戚老两口到处借钱,好不容易凑了一套县城首付,还给了女方三万块的嫁妆。

结婚那天,亲戚老两口非常高兴,丈夫一边哭一边笑着对老大说:“今天你就成家了,你就应该承担一个男人的责任了,你弟弟现在刚读初一,未来他就要靠你了,我们也老了,这次你结婚没少借钱,未来都要靠你了。”

老大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握紧了拳头,点了点头。

原以为成了家,马上就能够立业,好日子也就随之而来了。但现实从来没有给老大一家人美好。

县城的房子买了没多久,就发现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小县城的房价不断下跌。更悲惨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老大从未在县城那套房子里住过一晚上。

哪怕是过年回家,一家人也是匆匆在农村老家待上几天,年后又赶着回大城市上班。

又过了一年,老大媳妇生了,是个男孩,一家人高兴坏了。老大的妈妈笑着说:“男孩好啊,男孩才能养儿防老。”

老二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出意外的话,以他的成绩肯定考不上大学。父母催促老大赶紧给老二谋条生路,但老大觉得老二年纪太小,这么小出入社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没帮助,坚持要让老二去读个职高。

但父母俩都没有多余的闲钱供老二继续读书,这时候老大偷偷瞒着妻子把结婚多年来存下的存款拿去给老二交了学费。

谁知道,老二根本就没有把这笔钱拿去交学费,而是和女朋友在外玩了一个月,钱花光了老二就瞒着家人偷偷出去进厂了。

老大是春节过年回家才知道这件事的,面对叛逆的老二,老大似乎想到了当初年仅十四岁就休学的自己。这一万多块钱,是老大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的存款,如今却被老二跟女朋友花光了。

老大气哭了,想想现在失败的自己,又在老二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些年的各种辛酸突然涌上了心头,他抄起砖头就要朝老二砸去,老两口赶紧拉着他:“别动手,别动手,他再怎样也是你亲弟啊!”

“都他么是你们惯得!”这是老大第一次对着老两口爆脏话。

更令老大想不到的是,妻子对这件事的反应程度,远远超过了老大的想象。

妻子从厨房里出来,听着老大跟父母争吵,一问才知道老大把这些年的存款交给了老二挥霍一空。妻子尖叫着,愤怒地挥霍着菜刀,仿佛下一刻菜刀就要挥在某人的身上,妻子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嘴里骂骂咧咧地叫个不停:“我要给你离婚,我已经忍不下去了,就他这样子,还想以后给他买房?他配吗?这些年的生活费、学费哪样不是你出的?这个败家子!”

“人穷就别生两个,还生两个娃,你们生得起,你们养得起吗?天天把养儿防老挂在嘴上,你们现在的儿子自身都难保,怎么防你们老?”老大的妻子几乎是咆哮着对老两口吼道。

后来,老大在春节后主动和妻子离了婚,孩子判给了自己。用老大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这辈子已经这样了,注定要帮扶弟弟,我不帮扶,谁来帮扶呢?你还年轻,去找一个更好的吧。”

老大后来把这件事全盘和我脱出的时候,老大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已经历经了人世间的沧桑。

我问老大,你后悔这么做吗?

老大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说:“她是一个好女孩,是我配不上她。”

“嫁人不嫁家里两兄弟的”,这句话对于农村人来说,是正确的。在经济基础面前,一切现实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标签组:[社会万象] [婚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782.html

相关阅读

贾敬身上有多少谜团

贾敬,中国古典小说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贾珍之父。是丙辰科进士,一味好道,在都外玄贞观修炼,烧...

2025-04-15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是指哪里

宁国府是《红楼梦》中宁国公的府邸。宁国府作为一级地方府始于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在此之前又名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而《红楼梦》里面所写的宁国府,是贾府里面的一府,另一府为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

2025-04-15

聊斋志异里的小髻是什么故事

《小髻》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狐对长山居民说,过几天就会搬来和他做邻居。狐不会想到,这句话几乎带来灭门之灾。狐大概以为,人会善待邻居,远亲不如近邻。甚至可能天真的认为,还会“各复延至其...

2025-04-15

古人的生活条件到底有多苦

在当下,很多历史类畅销读物都千篇一律从皇帝、权臣的视角来看待古代社会,从平民视角看待社会的作品少之又少,以至于很多人对古人的生活条件有所误判,认为人人在古代都可以三妻四妾、有下人伺候。那么,古代平民生...

2025-04-15

蛰龙是什么意思

《蛰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曲迁乔,号带溪,周村黄家渡口庄人。家中原来略有田产,后来逐渐败落,父亲是穷书生,只能维持温饱。曲迁乔自幼喜欢读书,但年纪很大了才考中举人。1577年(明万...

2025-04-15

聊斋志异戏术赏析

《戏术》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小说。故事概要《戏术》古代俗称“戏法”,在现在称为“魔术”。此文由两个简短的小故事组成,虽然短,却像麻雀一样五应俱全,描写得非常到位,这也充分展现了蒲松龄的写作功底...

2025-04-15

日本花魁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近年来,日本各大影楼盛行和服体验,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花魁系列。虽然现在的日本不再有花魁,然而花魁的形象仍然影响着现今的日本文化。那么花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花魁(日语读:おいらん)是指日本江户时...

2025-04-15

日本黑帮为什么能公开经营

由于历史原因,二战后日本警察无法管理日本治安需要黑帮力量维持社会运行,因此承认日本黑社会的社会地位,世界上只此一例。今天日本黑社会已经脱离了血淋淋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90年代以后的日本黑社会不会直接参...

2025-04-15

江中鬼是怎样的故事

《江中》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本文选自朱其铠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卷三。本文主要内容是,王圣俞在江的中心遇见的鬼神,常常于夜里在船只附近出没,忽隐忽现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原文王圣俞...

2025-04-15

日本人不爱吃肉只吃鱼

食物,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没有食物的话,人类是没有办法长久生存的,而肉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量来源,现代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禁忌,但是在古代,吃肉也有很多禁忌,在中国是这样,古代的日本也是这...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