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65岁婆婆坚持和舞伴结婚,却遭全家人反对:老年人不能谈恋爱吗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7

65岁婆婆坚持和舞伴结婚,却遭全家人反对:老年人不能谈恋爱吗

插图:电视剧《新婚甜心是同事》剧照

李丹和老公有些上火,两个人从外地出差回来,就听女儿跟他俩报告,说奶奶最近跟一个她不认识的爷爷经常在一起遛弯、跳广场舞。女儿说到遛弯的时候,两个人还没觉得有什么,但女儿又说她偶尔听两个人讨论什么结婚,住一起。

女儿说完,李丹就知道事情不妙。出差前,她就知道婆婆跟那个跳广场舞的舞伴往来密切,婆婆还经常去人家家里吃饭。才半个月,两个人就已经谈到这个地步了,她跟老公都有些不知所措。

正当两个人犹豫要不要问婆婆时,婆婆主动找他们两个谈了话,说:“估计你俩心里也有数,我跟你李大爷准备结婚,你俩说说你的看法。”

李丹没说话,老公开了口说:“妈,不是我不想让您再婚我爸去世早,这么多年你自己一个人也不容易,我跟李丹也经常出差陪不了您,我们也希望有人能陪伴您。可以李大爷我们不同意。”

不同意的原因很简单,李丹和老公对李大爷的印象并不好,这半年来,两个人下班的时候不止一次看见过李大爷跟别的大妈跳舞,手牵手,搂着腰,纵然是他们这样的年轻人,都接受不了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

老年人就要有老年人的样子,不能为老不尊,更不能在外面这么随意。李丹老公也跟李大爷说过几次话,从交谈中也能感觉出李大爷不是一个靠谱的人,嘴甜会说话。

老人跟小孩一样,很倔。越不让她做什么,就偏做什么。李丹婆婆表示她跟李大爷接触得更多,她知道李大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这之后,李丹就注意到婆婆出去的频率增加了,出门越来越早,回家越来越晚,几乎一天都跟李大爷在一起,李丹和老公十分无奈。

很能理解李丹和她老公的想法。作为儿女来说,老人有一个好归宿,愿意选择再婚可以理解,也愿意成全。可儿女也有义务为老人的另一半去把关。这个年龄再婚,更需要谨慎,因为可能没有几次可选择、可后悔的机会了。

李丹婆婆今年65岁,其实已经算是步入老年阶段了。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的时候,就面临可能会遭到全家人反对的问题。

之所以反对老年人再婚,儿女其实会有三方面的担忧。

其一就是财产问题。对于两位老人来说,如果双方都有退休金,儿女都会定期给钱,那么,彼此的不信任感,就会导致儿女害怕有一方图的不是感情而是钱。对于儿女来说,也会涉及到将来房产继承问题。有很多例子证明,很多老太太之所以再婚,就是为了能让男方把房产留给她的儿女,而这时候,男方的儿女就会认为不公平,没道理,矛盾随之而来。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两位老人的身体问题。一般人上了年纪,身体健康状况大部分都不是很好,患有慢性疾病或者突发疾病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如果一方身体突然发生重大情况,那么另一方势必就得受苦受累伺候。可年龄摆在这儿,伺候几天可以,几年又如何能坚持,有哪个儿女不心疼自己家老人呢?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赡养问题。如果老人不再婚,那么子女就赡养一个老人就够了,可如果老人选择再婚,那么就多了一个老人,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负担。这个负担不是简单的日常开销,可能还面临生病的问题,这是一个大支出。或许有人会说,继子女对继父母没有赡养义务,但都已经成为一家人,难道你能忍心不管吗?

不管是财产问题还是身体问题亦或是赡养问题,都是身为儿女都会考虑到的问题。可是在我看来,其实如果人过了60岁,还有想法再婚,其实没必要那么草木皆兵。

人生很长,可有时候人生也很短。明天和意外我们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对于过了60岁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自由恋爱,大部分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后有了孩子,一辈子就这样过来,没体会过什么叫爱情,也不懂得什么是浪漫,这一生都是为了别人而活。

等老了,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没有必要拦着他们。能够有勇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让人佩服。或许对方不靠谱,但只要老人能喜欢,愿意跟对方过日子,觉得跟对方在一起就是开心,这就足够了。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子女,一定要随时关注老人的感情生活,起好把关作用。

或许,在皆大欢喜,双方都能满意的情况下,采取“搭伴养老”模式。曾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一家社科院统计表明,老年再婚者中,选择“搭伴养老”的占50%以上。有实无名,不领证,不拜堂。

提前签好协议,关于财产、赡养、继承权等等都在搭伴之前都规定好。这非常适用于老人双方都有儿女并且都孝顺的情况。彼此既能生活在一起,相互照应,让儿女省心,又能不会为自己以及子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对于我自身来说,我并不倾向于“搭伴养老”。因为我始终认为这更像是一种交易,提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预判,然后给出标准答案,缺少了一点感情或者人情味在里面。

而且,我也认为这不适用于有一方无子女的情况。这种同居没有任何法律保护,如果真的遇到有一方老人重病,另一方老人能做到事不关己,即便是没有领证,好像也印证了那句话: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老年人也有爱情,也渴望一段真正有缘分的婚姻。因此,子女在面对老年人再婚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强烈反对,只要他们愿意,只要为他们把好关,他们开心最重要。

END.

标签组:[社会万象] [恋爱] [婚姻] [两性] [情感] [李丹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815.html

相关阅读

阿波罗大战巨蟒皮同的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关于皮同的故事的核心内容是:阿波罗杀死皮同,并在其占据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神庙。此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来自荷马的《阿波罗颂歌》,但它并没有对整件事情做具体描写。罗马帝国初期的古...

2025-04-10

阿波罗与克瑞乌萨有什么关系

克瑞乌萨(英语:Creusa)。古希腊神话女性人物之一。由于其不同的属性而具有多种意义。其事迹见于欧里庇得斯之记述。以雅典国王厄瑞克透斯与普拉西提亚之女克瑞乌萨最为著名,她与阿波罗结合,生下儿子伊翁。...

2025-04-10

苗族独特的求婚习俗

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草标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

2025-04-10

苗族不入洞房不落夫家的婚俗是怎么回事

在2014年编撰的《怀化市民族志》中介绍苗族的婚俗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数月后,农闲或逢婚丧喜庆时,再择吉日,由郎家委托两个中年妇女带些礼物去接新娘,新娘新郎这次才可以同宿。来三晚后,又回娘家。经...

2025-04-10

屈原为什么是苗族官方文学代表人物

苗族文学可以简单划分为民间文学和官方文学。民间文学就是民间口头传承、发展的文学,而官方文学则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记录、传播、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任何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原始生命力,它的主...

2025-04-10

苗族银饰反映了哪些苗族文化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

2025-04-10

苗族花山节是干什么的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是川南、兴文、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

2025-04-10

罗马神话的达芙涅是什么人

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出自罗马文学。希腊神话中没有达芙妮这个人物。有一次,阿波罗看到小爱神丘比特正拿着弓箭玩。他毫不客气地对丘比特说:“喂!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来玩。”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

2025-04-10

苗族人为何要把米饭做成五种颜色

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红、黄、紫、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1、黑色糯米饭,即用...

2025-04-10

不同地区的苗族舞蹈有何区别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