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何老人立遗嘱,九成防儿媳女婿?原因一目了然,儿媳妇别埋怨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7

  昨天,刚吃过晚饭,朋友媛媛就发来微信:你说澳门一代赌王何鸿燊离开人世,留下的巨额财富为啥就没掀起豪门争斗呢?难道是他早早就立下遗嘱,避免家族纠纷吗?我纳闷地问道:从不八卦的你,为啥突然对这种豪门秘事感兴趣,人家再有钱,跟咱又没关系。

  大概不到两分钟,朋友媛媛发来一长段文字:我家婆婆最近去立遗嘱了,房产全都留给她儿子。这本来没啥,问题是她居然还选择了防儿媳女婿条款。我又不惦记她的东西,但这种被防贼一样对待,实在让人心里膈应。

  虽然不知道这丫头是咋知道婆婆遗嘱上的内容,但也能从言辞之间感受到她的郁闷和生气。我安慰她道:老人的遗产爱给谁给谁,那是他自己的东西,全捐了也是他的选择。现在,她全都给你老公,咱也没啥可抱怨的,只要不离婚,那些东西还是属于你们小家庭。

  大概是平时付出较多,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自己依旧是外人的现实。这丫头打出一个义愤填膺的表情包,外加一句“可我还是意难平”。

  出于好奇,我上网搜了一下关于立遗嘱的相关信息。好家伙,去年中华遗嘱库曾发布了白皮书。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居然有高达99.93%的老人立遗嘱时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即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老人立遗嘱将所有遗产都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而儿媳或者女婿是没有分到一丝一毫。

  坦白讲,这样的遗嘱内容确实会让儿媳和女婿心理不舒服,但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老人之所以这样做,也实属无奈之举。至于原因无非以下这个:

  离婚率过高,婚姻不稳定,担心属于子女的钱财被瓜分侵害

  根据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2019年结婚登记927.3万对,离婚登记470.1万对。不难看出,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正是这种不断飙升的离婚率,让老人意识到现在年轻人的婚姻是相当不稳定。再加上法律规定,一旦离婚散伙,夫妻共同财产是要进行分割的。这一系列的因素都驱使老人选择防儿媳女婿条款。

  他们当然希望子女能够过得幸福,倘若如此遂心,“防备遗嘱”也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还是夫妻两个的共同财产。但怕就怕人心会变。一旦发生婚变,他们希望子女能够完全拥有自己积攒一辈子的辛苦钱,而不是被欺负压榨得连立身之地都没有。

  曾看到有位网友说道:她认识一个老人,就是对女婿丝毫没有防备,将给女儿的房子和车全都写在女婿名下。结果后来女儿女婿离婚了,女儿几乎是净身出户,只能回娘家来住。而女婿则住着老人买的房,开着老人买的车,拉着新娶的老婆。更有甚者,这女婿从老人面前经过时,别说问候一声,直接翻个白眼,形同路人。

  所以呀,这样的遗嘱内容其实也是父母对子女的最后一次保护。而作为儿媳和女婿,你是否愿意孝顺对方的父母,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毕竟法律规定,儿媳和女婿是没有赡养公婆或者丈人丈母娘的义务。而人家给不给遗产取决于人家,没有必要变成互为条件。彼此都不要惦记,才能心安。

标签组:[社会万象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831.html

相关阅读

《寻陆鸿渐不遇》原文译文及赏析

寻陆鸿渐不遇唐代: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

2025-04-16

聊斋志异猪婆龙的翻译赏析

《猪婆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原文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来,得一...

2025-04-16

好快刀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好快刀》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好快刀》是作者蒲松龄写的作品,出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164...

2025-04-16

唐诗《灞上秋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灞上秋居唐代: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

2025-04-16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文学鉴赏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

2025-04-16

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译文及赏析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

2025-04-16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译文赏析

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唐代: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译文楚江笼罩在蒙蒙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时之钟。江面水汽迷蒙帆...

2025-04-16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代: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译文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离别...

2025-04-16

《没蕃故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没蕃故人唐代:张籍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译文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军覆没。吐蕃和唐朝断了音讯,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战场上...

2025-04-16

韦庄《章台夜思》原文译文赏析

章台夜思唐代: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译文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