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奇闻轶事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话题:中国十大奇闻异事
发布时间:2021-05-07

奇闻轶事是什么意思

轶事与逸事意思相同,指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史书没有记载的古人的事迹,这些没被记载的事迹就称为轶事。

奇闻轶事中的轶是什么意思

奇闻轶事中的轶中的轶通”逸“,本为安闲逸乐,引申为未经记载,不为人所指的意思。

轶事,也写作“逸事”,一般是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不少轶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丰富、加工,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作家轶事》、《中外艺术家轶事》都属于这一类。

轶事一词的出处为《史记·管晏列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翻译: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扩展资料:

轶的其他含义:

轶(拼音:yì)

一、形容词

1、 超绝。如:轶尘(超尘出俗);轶群(超群);轶俗(超脱习俗);轶致(超脱的情致)。

2、通“逸”。安闲逸乐 。如:轶士(隐士);轶民(避世之人);轶态(飘逸的情态)。

二、名词

车轮辗地的痕迹;车辙。

鲁迅哪些“奇闻异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有一回,鲁迅的病刚好,就跟郑伯奇一起去上海一所大学演讲。礼堂里黑压压地挤满了学生。郑伯奇先将,讲着讲着,礼堂里仅剩下几十人。他心里慌了,随口说出一连串难懂的新名词。

眼看听众就要走光了,郑伯奇只好请鲁迅登台,鲁迅声音低沉,讲起家乡绍兴的事情,大意是他家乡的农民讨媳妇的时候,并不像绅士一样,要什么瓜子脸、杨柳腰的美人,却要结实、强壮的少女。由此可见,绅士以为美的,农民并不以为美;绅士以为不美的,农民却以为美。有些人认为美有一定的标准,是错误的。绅士有绅士的审美标准,农民有农民的审美标准,美是有阶级性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听众又都回来了,连窗台上都坐满了人。

中国古代哪些奇闻异事

1、鹦鹉喊冤

唐代开元年间,长安城有一豪富之家,主人名叫杨崇义。杨某性情中人,仗义疏财挥金如土,玩赏服用的东西僭越无度,甚至超过王公贵族,杨崇义有一宗爱好,就是喜欢养鸟,一只鹦鹉调教数年,智力超群巧舌如簧,杨某极为珍视。

一夜,杨崇义醉酒而归被妻子派人打死,扔进后院废井之中掩埋。第二天,刘氏妻子假意夫君失踪,命令门下仆人四处寻找,自然是不见踪影,于是乎,到官府报案。县太爷觉得案情蹊跷,将杨府上下所有的仆人丫鬟都抓来,严刑拷打逼问情况,但审问很久都没有进展。

县太爷来到杨府仔细查看,看见了那只鹦鹉,鹦鹉一见当官的来了,马上大呼冤枉,将罪魁祸首妻子所做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县太爷,案情大白天下。

2、鳖的报应

承节郎怀景元,钱塘人氏,北宋宣和初年,在秀州多宝寺为蔡攸的置局当差,他酷爱吃鳖,一天都离不了。他手下一个老卒擅长烹调老鳖,很得怀景元赏识,因此更加卖力侍奉。老卒做鳖的时候,先用刀砍断鳖的脖颈,放掉鲜血,据说这样烹调出来味道甘美丰富,没有腥味。如此多年。

后来,老卒得了怪病,起初以为是皮肤病,怀景元也不以为意,后来才觉得越来越恐怖。老卒的脑袋开始无法抬举起来,走路时头颅一伸一缩,活像个大鳖。

而后,病情蔓延,皮肤肌肉开始腐烂,遍请名医诊治也无济于事,最后脑袋断掉,坠地而死。脖颈之处犹如刀切一般平滑,令人不寒而栗。从那儿之后,怀景元再也不敢吃鳖了。

3、男扮女装

明朝年间,有一个叫谷才的人,他收了很多个弟子,形成了一个集团,都男扮女装,以教授妇女手工活,晚上在把女子那个,当然,这代表谷才的化妆技术真的非常好。

让人家真的以为是女子,而谷才有一个弟子,叫桑冲,一次,他又去行骗,以怕被老公打来借宿之名,住在晋州聂村生员高宣家,刚好高宣有个女婿。

叫赵文举,看上了这个男扮女装的桑冲,而桑冲呢,是看中高家小姐,晚上正在打高家小姐的主意时,竟反被赵文举给压住,想对他那个,结果事情才这麼东窗事发。

桑冲当场被送去官府,据桑冲的口供,他已经犯案成功了182次了,也因为这起事件,导致这整个集团被连根挖起,当时,谷才已经去世了。最终桑冲下场也是遭受凌迟酷刑。

4、判案的小花狗

纪晓岚祖母张太夫人曾告诉他一则奇事,她家以前养过一条小花狗,因为经常到厨房偷吃肉,奴婢们因此常被责罚,几个人商量着就把小花狗给偷偷勒死了。

此后不久,其中一个奴婢就经常做恶梦,梦见这只小花狗凶神恶煞般撕咬自己,吓得她心惊肉跳时常失眠惊惧。张太夫人知道后,严厉斥责这个奴婢:“你这丫头肯定也偷吃过厨房里的肉,否则你们几个人合伙勒死的小花狗,何以它只托梦纠缠你?”

这奴婢战战兢兢,却嘴很硬,不肯承认,张太夫人恼怒,令人使家法拷打,这奴婢受刑不住这才承认。张太夫人冷笑道:“一定是小花狗觉得不平衡,它偷吃肉就被你们私刑处死,你这奴婢犯同样错误,岂能丝毫无恙?”那奴婢吓得够呛,却也心服口服。

5、保机射龙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住在西楼,晚上睡在毡帐里,早上起床时,看见一条十几丈长的黑龙在他头顶盘旋,阿保机也算爷们,丝毫不惧,张弓引箭,黑龙中箭腾飞而去,坠落在黄龙府的西边。

两地相距有一千五百多里,可是黑龙坠地之后就浓缩了,只剩下几尺长。龙的骸骨后来放在金国的内库里,契丹的丞相陈王悟室的长子源曾经见过,龙的尾巴、肢体都完好,只是双角已经被人截去了。

中国古代哪些奇闻异事、奇闻轶事,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

标签组:[文化] [读书] [鲁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9.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赏析

【原文】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①。以虽知之,与勿知同②。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③。事有可以过者④,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贵直赏析

【原文】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②,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赏析

【原文】言极①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②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

2025-04-27

庄子《说剑》译文赏析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简介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原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

2025-04-27

庄子《盗拓》译文赏析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简介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

2025-04-27

庄子《让王》译文赏析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