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清华贫困生自述刷屏,看哭上亿网友,他背后的这个人却少有人知……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22

  01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

  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

  这几天,一位清华贫困生的自白信刷屏全网,他每月只花400元,却资助4名孩子。

  此事一经报道,便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他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他写的信,字字质朴,没有卖惨,没有抱怨,用琐碎却真实的文字记录了他的大学生活,直击每一个人的心灵。

  这是一位寒门走出来的学子,也是经过十年苦读,一朝榜上有名,走入清华的校园。

  但由于家庭的贫困,曾让他的大学生活过得非常拮据,每一分钱都是精打细算,节俭到极致。

  “你们知道T35吗?我很感谢这趟列车,这是唯一一辆从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绿皮火车。”

  他说,上学时为了省钱,每次都是坐着这趟绿皮火车一路北上求学。

  而且还常常买不到坐票,就只能拿着一个小马扎坐着看书,度过火车上的一宿时间。

  每年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

  同学吃西瓜喝饮料时,他只能默默喝水;

  他总是想方设法在食堂里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

  曾因无法承担班级出游花销,错过了和同学的合照,一直心存遗憾……

  尽管生活如此困顿,但他依旧心怀感恩,从不抱怨。

  他每年都要手写两封感谢信,一封是给发放奖学金的企业,一封是给基金会的。

  正是由于好心人的资助,自己才有机会继续安心读书。

  雪中送炭的这份恩情,一直被他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

  他说: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研一开始,他已经开始自力更生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同时每个学期还会拿出3200元,资助家乡希望小学的4名孩子。

  为孩子们提供生活费、学杂费,可以支持他们读完一个学期。

  每次回家,还都会抽空去看看这些孩子,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他说:

  “我能力有限,这也是我力所能及做的:把爱传递下去。”

  爱需要传递,也在传递时不断被放大。

  那个曾经被托举的孩子,正在尝试着用自己的双手去托举别人。

  因为自己贫穷过,所以能以慈悲之心对待和他一样的人。

  因为低谷时有人拉过他一把,所以上岸后,他也向下面的人伸出了自己的手。

  一份善意就是一盏灯,灯光虽然微弱,但能照亮一个人也是好的。

  若被温暖的人都能在心中燃起一盏灯,无数灯光汇集便是寒夜里的暖阳。

  02

  “像炭火一样燃尽自己、温暖他人”

  在这封信疯狂刷屏之后,他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鼓励和支持。

  这位清华贫困生再次写信回复说,在清华园里也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甚至有比他更困难、更坚强的榜样。

  他会以这些人为榜样,以后有能力了要成立基金会,力所能及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实事。

  而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被称为“炭火教授”的赵家和。

  赵家和,何许人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代称是“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

  直到2012年赵家和去世后,媒体首次对他的生平事迹进行报道,这位教授隐藏的秘密才被后人知晓。

  赵家和

  赵家和先生除了工作兢兢业业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抠门”。

  衣服永远是破罩衣、小皮帽,全身的行头不超过100块。

  家里十几年从来没变样,房间里最值钱的物件,还是几年前学生送来的液晶电视。

  可就是这个对自己特别抠门的教授,在一件事上却特别舍得花钱,而且出手大方,从不犹豫。

  那就是资助贫困学生。

  七十多岁的他常常亲自去调研基地,了解贫寒学子的生活状况,然后资助这些孩子继续读书。

  每次考察回来都累的不行,但他从来不舍得花钱打车,每次都乘坐公共汽车。

  他说:

  “我也没多大的本事,锦上添花的事就不做了,做点雪中送炭的事情吧。”

  就在助学的事情顺利开展的时候,他却被查出肺癌晚期,需要很大的一笔治疗费用。

  还好老先生这些年通过投资等方式也攒了不少钱,账户有千万余额,一定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

  但万万没想到,赵教授竟然“舍不得”给自己花钱治病,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保守治疗,把多余的钱全部用来投资教育。

  他决定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未来让更多贫困的学子都能安心读书。

  他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身后名,甚至一再嘱托基金会不要出现自己的名字。

  在他的一再坚持和推动下,“兴华助学基金会”成立了。

  名为“兴华”,意在复兴中华,让天下学子谨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基金会成立之后,每年会有超过1000名学生得到资助,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贫寒之家。

  赵家和资助的这些孩子,学成之后,都在做着回报社会的事情,先生一直是教育路上的引路人。

  有一位受资助的孩子说:

  “我时常在想‘兴华带给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

  兴华让我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关怀和爱,让我明白要带着感恩努力生活,这也成为我的人生信条。

  兴华让我明白‘伟大的脊梁都甘于平凡’。”

  心怀天下的人,生命都散发着光芒,感化他人,也温暖自己。

  他一生活得坦坦荡荡,生前捐献财产资助寒门学子,死后又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等事业。

  在他去世当晚,他的遗体被送到协和医院作医学研究。

  医院墙上的屏幕打着这样一行字: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有的人走了,却永远活在了我们心中。

  他这一生隐姓埋名,共捐出1500多万,救助了2204名贫寒学子。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这一片炭火熄了,火焰却在大地上无尽燃烧;

  这一片晚霞终会逝去,光明和温暖却永驻人间。”

  2021年4月,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一本名为《“炭火教授”赵家和》的书出版了。

  书里汇聚了他与生前亲朋好友和受捐助学生的故事。

  他的事迹在清华园广为流传,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和后来的我们。

  他的大爱仁心,有人在传承下去,开头我们所说的那位清华贫困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盆炭火的火种在燃烧,爱在传递中……

  03

  “善是星星之火,传递可以燎原”

  古人云: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也许我们会平凡一生,不能做特别伟大的事情,但我们依然可以心怀慈悲之心,与人行方便之事。

  生活中,这样的暖心善事,只要你留心观察,每天都在上演。

  今年5月18日,在山东一家饺子馆内曾发生感人一幕,引起网友盛赞。

  当天,一位瘦骨嶙峋,看起来十分饥饿的流浪者在一家饺子馆门口徘徊。

  店主张先生发现后,上前询问得知这名男子因为来这里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张先生听后立马把他请进店里,并请他免费吃了一顿饺子。

  临走还给了他一笔路费,希望他顺利回家,平安健康。

  男子双手接过这笔路费,不断鞠躬表示感谢。

  而这一幕恰巧被店里吃饭的顾客看在眼里。

  这位顾客在自己付完钱后,又悄悄在盘子底下放了20元钱。

  后来,这位客人给店长发来一条微信留言:

  “谢谢老板,好人一生平安,谢谢老板,您给流浪汉吃免费水饺。

  祝您生意兴隆,财源天降。

  我替流浪汉买单20元钱。”

  当你付出善意时,也总有善意温暖着你,这就是爱的传递!

  张先生看后很是感动,通过监控发现那个偷偷买单的小哥,并把这段视频传到了网上,希望更多人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网友看后,也纷纷为这两位好心人点赞。

  张先生说:

  “我开这个店已经17年了,经常会遇到有人忘带钱,有人钱不够,每个人都有过不去的坎和低谷的时候。

  我们的一盘饺子也无所谓的,能帮一把,可能对他来说渡过了一个难关。

  对于广大网友的点赞和祝福,我十分感谢,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下,这是我们常说的话,也是很多人在践行的人生信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凡人善举就像草原上的星星之火,以爱相传,必将燃烧起熊熊的暖心火焰,温暖人间。

  有人说:

  “善行是社会的回音壁,一件微小的善行犹如一个对着山谷喊话的人。

  这样的人多了,全社会都会充满大爱的隆隆回音。”

  生而平凡,但可以力所能及地为善发声,帮助别人,也快乐自己。

   ▽

  诗人顾城说:

  “我们把心给了别人,就收不回了。

  别人又给了别人,爱便流通于世。”

  爱因为有了传递,才会在人间生根发芽,结出善果,温暖烟火里的人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愿你我都能满怀善意看待生活,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你的每一份善良,都是给予这人世间最高贵的温暖。

标签组:[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8434.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