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蔡少芬三胎生子,网友评论:“最后还不是生了个儿子!”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23

当你看到别人生二胎/三胎时,你的下意识反应是不是“还是为了生个儿子”,即便是明星也总被揣度“拼儿子”,中国人为什么都想生儿子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多年,本期,通过蔡少芬三胎生子也许能找到答案。

张晋配文:“11月15日,母子平安,欢迎张乐儿来到张家,我们平安回家啦!”原来,早在11月15日就生了,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蔡少芬接受访问时开心公布:“宝宝重3.69千克,好健康,老公有跟到产房剪脐带,好照顾我。”当记者问蔡少芬:“会不会封肚?”蔡少芬表示:“其实6年前已经封肚了,这次是一个感恩的意外。”

张晋接受访问时表示:“当然是非常之开心啦,平安。其实都没想过会再有,真是封啦!封啦!她再不封,我自己封啦。”真是逗趣又合拍的夫妻。



在一片网友的祝福声中,有一个评论被顶到了首位:“最后还不是生了儿子”。



这让我想起了被网友骂得更惨的黄磊,宣布第三胎是儿子时,底下有不少人在说:“还不是为了生儿子”,“黄磊是江西人,江西人都重男轻女”,“为了要儿子逼着自己老婆生三胎,真是人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先生女儿,再生儿子,就成了“政治错误”,这种行为被统称为“为了生儿子”,与“重男轻女”。

有了女儿,为什么还要生?



以46岁的年龄,生第三胎的蔡少芬固然有很多医疗资源,产前产后还会有专业的团队照顾,但是高龄生子依然是很危险的,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患病率很高的。同样是高龄产妇的大S在39岁生儿子时就差点丧命。



之前有人猜测蔡少芬可能是因为男方家里有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但在一个旧采访里,蔡少芬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给张家再生个儿子,是他(指张晋)不要的,他说不需要我给他生男孩,我生女儿他更高兴一点。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只是为了生儿子才选择多生几个的!”





明星家庭本身生活条件好,再养几个孩子也负担的起,比如说生了三个儿子的邹市明,张柏芝,三兄一妹的贝克汉姆,生三胎四胎很可能就是想生个女儿。

他们先生了儿子,再追生女儿,反而让人人羡慕夸赞。但是一旦先生女儿再生儿子,比如黄磊,大S等就会被说成想儿子想疯了,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不只是娱乐圈,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碰到,一听说要要生二胎,立刻先入为主,老大是女儿吧。这种了然的神态让人很是无语,难道就不能生完女孩想要个男孩,生完男孩还想要个女孩吗?尤其是家里条件不错的人,总希望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完美的“好”字。



还有人直接把“想生男孩”=“重男轻女”,最讨厌的是有些人直接对着大女儿说:“妈妈不要你了,要弟弟”这种话,这对孩子来说极度没有安全感,也会很排斥二胎。

而在蔡少芬的家庭里,她一直有被女儿催生,孩子们想要弟弟。再加上张晋体谅妻子,分担家务还能帮带娃,良好的经济条件与氛围,即使想生三四胎也无可厚非。

为什么中国人都想生儿子?



那么中国人“都想生儿子”的理念是哪来的呢?



想要儿子的观念由多方造成,首先是历史遗留问题。农业时代与冷兵器时代,女性因为体质原因创造的价值比男性小,生育就成了女性的“本职工作”。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女性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做到和男性同样的工作,创造同样多甚至更多的物质财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经济实力的提高,也让男女平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选择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



其次是传统观念流传。“孝”道,“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这些传统观念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在农村,家里没有儿子都会被村里人“看不起”。

我身边也有这样观念的父母,即便到城市很多年,但是为了回乡的“面子”也会不断追生,有的生了四五个女儿也不放弃,有的因为父母年龄太大,基本是姐姐养大弟弟。

与这些传统观念相对的,是某些地区的独生子女遵循不嫁不娶的原则,办两场婚礼,共同承担双亲的赡养责任。我也听到过一些父母不愿和结婚后的子女住在一起,早早为自己的将来准备了充足的养老金。

虽然我们依旧倡导孝道,但这不妨碍年轻一代对“独立个体”的信奉,不依附于男方,不把养老全盘交给子女也成了更多人的想法。



其实,对于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女性来说,她们没有太好的经济收入,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个儿子。老公在外面花天酒地也能忍,因为有了儿子就像看到了下半生的保障,生儿子被默认为是女性生育的终极目的

知乎上有一句被引用烂了却一针见血的话: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波伏娃

当女性想要真正获得平等权利时,首先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和子宫当做筹码,试图把自己“卖个”更好的价钱。

其次,在你把母亲妻子甚至女儿的身份放在最前面时,请首先记得你是你自己。

更重要的是,当你不能更好的爱自己,不能掌控金钱和权力时,那些你习以为常的做家务带孩子最容易被替代,而当你成为丈夫的利益共同体时,你们的婚姻关系才是稳固的。



除了上述原因,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常常被忽视,那就是整个环境对“生儿子”的逼迫

比如家庭从小灌输的给婆家生儿子就是肚皮争气,亲戚邻里“好心”让你趁年轻再生一胎,公婆渴望家里传宗接代,丈夫把不能生儿子归结到你身上......如果女性所接触到环境,都是这种被默许的集体潜意识。那我们就不能只谴责弱者,而无视“加害者”。

也不该以自己的情况“怒其不争”,而应该唤醒大众对于“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这个意识的觉醒。


最后想说:

如果生的是儿子,我希望他不做别人认为对的事,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如果生的是女儿,我希望她不是等着被男人选,而是有选择全世界的权利。

--END--

标签组:[娱乐八卦] [婚姻] [蔡少芬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8531.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