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甄嬛传》浣碧为何要跟着果郡王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23

浣碧这个人在《甄嬛传》里其实挺悲情的。

果郡王死后,皇帝愤恨难平,下令果郡王的葬礼上,不准有哭声。

就是说浣碧作为他的侧妃,还有儿子元澈替他哭灵的机会都不给。

结果浣碧不哭,做得惊天动地。她一口气撞在棺材上,和果郡王同死。

消息传到甄嬛那里,甄嬛更是悲愤欲绝,对皇帝更深,开启送皇帝上路的计划。



浣碧要与果郡王同死,是爱情使然,是绝望驱动,还有一层更深原因,则是她一生好强,追逐一些她该当舍弃的东西。

因为舍弃这些东西之后,她的人生会更轻松明朗。

她最为看重的东西是认祖归宗,成为甄家名副其实的小姐。

浣碧本来应该是甄家二小姐。她的生母何绵绵和父亲甄远道真心相爱,两个人的名字充满了情侣味,“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这句话,套上了两个人的名字。奈何何绵绵是罪臣之女。

甄远道知道纳罪臣之女为妾,是祸及家门的事情。

所以甄远道在浣碧出生后,就让她成为长女甄嬛的贴身侍女,养在身旁。

有些读者可能会认为,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亲生女儿变成另外一个女儿的丫鬟,何其残忍呢!

甄远道完全可以把浣碧当做私生女养在府外,或者当做远方亲戚家的小姐养在甄府。这两个方案显得更具人性,更符合一个父亲的温情做法。

但是这两种方案有很大的政治风险,浣碧的身世很容易被人查出来。一旦被人有心利用,甄家就危险了。

甄家后来为什么被皇帝下旨抄家流放,甚至不顾甄嬛有孕在身?无非就是有人套出甄远道同情叛逆,在皇帝平叛的时候“首鼠两端”而已。

以丫鬟的身份隐藏在自己眼皮底下,可能是甄远道作为父亲唯一能够做到的比较好的方法。这样做,起码知道浣碧在哪里,否则她流落到何方,甄远道更难把握了。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浣碧被剥夺了官家小姐该享受的一切待遇,包括身份、阶层和物质待遇。



其中最令她遗憾难受的一项就是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甄嬛作为世家小姐,享受着良好的教育机会。她想学跳舞,甄远道就给她找来伺候过纯元皇后的舞姬,教她跳惊鸿舞;她想读诗书,家里专门给她请了私塾老师。浣碧跟着甄嬛,也很喜欢学习这些东西。

但是甄嬛母亲甄夫人说,一个丫鬟学那些干嘛,还不如学学刺绣。浣碧就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当她爱上果郡王,看着甄嬛和果郡王谈论诗词歌赋,她就私底下找来诗书,让甄嬛闲暇时教她。甄嬛明白她心中遗憾,感慨不已,开始时不时辅导她。

浣碧在甄嬛之前就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所以她自然明白她失去了什么,身份、地位、婚姻前途她暗自和甄嬛对比。所以当有人说她不像丫鬟像小姐时,她不会觉得危险,反而会很开心。

对比下来,就是她越来越强的占有欲和急需改变自己的地位身份的功利心。

甄远道决定让浣碧跟着甄嬛入宫,是希望凭借甄嬛皇妃的身份,给浣碧一个更好的婚嫁前途,算是给她一个贴金的履历。

但她不相信不知道也猜不到这些。她一度背叛甄嬛,和曹琴默联手。

她试图在甄嬛眼皮子底下勾引皇帝,想要成为皇帝的妃子,这样她能和甄嬛变成一个阶级的人。奈何皇帝笑她是一个只知道红配绿的丫头。

受到皇帝奚落,浣碧羞愧得要死,却意外从果郡王那里得到了高情商的赞美。



果郡王是一个中央空调,暖起人心,果然有一手。

浣碧就是其中之一。

自此她就加入果郡王超级迷妹的队伍。

至此,除了找回身份地位和尊敬,她还想要果郡王的爱情。

但是果郡王爱上的人是甄嬛。

对于浣碧来说,长姐甄嬛是她宿命中避不开的人。甄嬛是她的主人,是她的姐姐,是她的依靠,也是她内心嫉妒的对象。

浣碧在维护甄家利益和甄嬛身家性命上,浣碧不遗余力,非常忠心;但当形势好转时,她对甄嬛又嫉妒异常,所以她才出手算计果郡王和甄嬛,如愿嫁给果郡王当侧妃。

甄嬛对这个妹妹,是真心为其安排考虑。甄嬛谨记父亲嘱咐,尽量补偿浣碧作为“隐”小姐而失去的一切。当浣碧嫁给果郡王当侧妃时,她给浣碧置办的嫁妆和出嫁的排场,一点都不输给国公府嫡出小姐孟静娴。

浣碧如愿以偿,但不过饮下一杯苦酒而已。果郡王只把浣碧当做一个挂名侧妃,与她根本没有任何情爱可言。无性无爱的婚姻,没有什么滋味。

浣碧愿意接受这样的日子。她夺得孟静娴的孩子,起码在明面上,她和元澈、果郡王一家三口可以平平静静地生活。

她守在心爱之人身边,她是王府的当家人,她有自己的家。

她从小得不到的身份、地位和家庭都有了。

她知足了。

果郡王一死,她世界再次坍塌,再无主心骨。

抚养年幼的养子元澈?对于浣碧来说,那也得果郡王在,才有意义。

回顾她这一生,她没有得到父亲、母亲、姐姐、丈夫和孩子的爱,起码不是完整的。

她这一生幽微至此。她倔强之后耗尽心力争取来的一切,迅速同果郡王之死坍塌了。

没有了果郡王,她似乎再也没有光,她又变成当年甄府那个内心苦涩的丫鬟浣碧。白天她是大小姐的丫鬟,晚上是偷偷躲起来为自己和生母无助哭泣的“隐”小姐。她内心实在不甘。



但浣碧的问题在于,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弥补她幼年失去的东西。

我欣赏她的一点是,她在维护甄家利益这一点,从来没有过半点迟疑。

她把自己当做真正的甄家小姐。

可惜,她一头扎进一场必输无疑的爱情里。

凌云峰之上,甄嬛曾经向果郡王提起,让果郡王给浣碧安排一个好的婚事。

甄嬛当时的考量是她这一生就如此了,不能耽误浣碧。

果郡王的安排,就是让浣碧嫁给自己的贴身侍卫阿晋。

这让浣碧愤怒失望得很,她当时已对果郡王有情,而果郡王只想让她嫁给自己的贴身侍卫。

浣碧从这个安排其实也能看出,果郡王对她真是无意。

她把果郡王当做自己的救赎,殊不知自己才是最好的救赎。

甄嬛回宫后,成为可以和皇后抗衡的宠妃。

局势其实对浣碧越来越有利。

以甄嬛对这个同父异母妹妹的厚道来说,浣碧提出恢复甄家小姐的身份,去嫁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甄嬛都会一一为她安排。

她作为宠妃的义妹,会是众多中层官宦家庭求之不得的对象。她会是别人家里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正妻,在宫外自由简单的过日子。

高阶妃嫔的贴身丫鬟,如果还能得到圣上赐婚,在宫外就是太太圈的小明星。

她从来没有想起,她可以去挣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下,她会是甄府的依靠,是照顾甄家父母的女儿,她会有自己的孩子,她儿时得不到的东西,都会她牢牢掌握手里的东西。

标签组:[父亲] [甄嬛传] [果郡王] [浣碧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8572.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