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甄嬛回宫后,皇上有没有感觉到甄嬛已经不爱他了?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23

其实,皇帝在临死前,自己说出真相了。


九五至尊,天下之主,他在临死前怀念的不是他的江山,而是他心爱的人,这心爱的人也不是纯元,死前提纯元了吗?

只提了甄嬛,他怀念的是那年圆明园里,甄嬛散落的长发,趴在四郎的膝盖上,这是很温馨的一个画面。

可以想像,郎有情,妾有意。往往最美好的东西都是最开始的时候。

皇帝确认那个时候的甄嬛是真的爱他,他才怀念。他一直嫌弃甄嬛性子不好,倔强,让她去甘露寺修行。

可修行回来的甄嬛真的是变了,变的不是那么倔强了。但皇帝爱的却是那份倔强,她要的就是皇帝爱她,不做别人的替身,如果她接受自己是纯元的替身,甄嬛也没那么强大的自我,皇帝反而不会爱她了。

临死的时候,半点都没提回宫后的甄嬛。

还有皇后认罪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熹贵妃真的爱你吗?】

其实,皇后也把答案说出来了,皇后为什么不说

【甄嬛她爱你吗?】

皇后那么恨甄嬛,她为何在那个时候,还叫的封位呢?

因为甄嬛是真的爱皇帝,但钮祜禄甄嬛是真的不爱了。






这段拍的很有意思,就是甄嬛回宫的时候,剪辑了以前刚入宫那会的片段,稚气未脱的丫头,和一个利于皇帝皇位稳固的女人的对比。

尤其是皇帝拉着她的手,要临幸她,她那个时候是已经爱上皇帝了,女性慕强,而皇帝是最强者了,甄嬛怎么会不爱慕。

其实,甄嬛回宫后,皇帝就一直疑心,真的确认甄嬛爱他,他就不会疑心了。

从怀胎,皇后怀疑吹耳边风,听着烦,但都听进去了。

到最后滴血验亲,掐着甄嬛的脸,问她是否不忠。其实皇帝已经是可以情绪很稳定的人了,但越是情绪不稳定,就说明他越心虚。

再怀疑和允礼和甄嬛有染,其实允礼以为甄嬛被嫁了,带着兵追出去了。以皇帝的权谋他怎么不知道,甄嬛出轨了呢?

皇帝最错的就是,他真的动真心了,才害死了自己。那时候太后已经挂了,没办法保他儿子了。

他逼甄嬛去了断允礼,这和薄情的四郎根本不符,从九王夺嫡中活下来,杀光了自己的兄弟,怎么会对自己的女人手下留情呢?他真的爱。

这才造就了甄嬛最后,纵容了小叶的仙丹,纵容了安小主的迷香,纵容皇帝纵情,皇帝病了,还要让他烦国事,如果不是甄嬛那么折腾皇帝,皇帝根本还能长命些。

纯元到底被谁害死的?

剧中皇后承认杀了纯元,太后纵容的,因为太后觉得纯元的性子不适合做皇后。

但我不认为这样,没有乌拉那拉氏,纯元也必死。

因为皇帝动真情了,自古皇帝可以滥情,可以多情,但就是不可以动真情。

而皇帝的江山都是靠无情和绝情抢来的,所以太后只是借了皇后的手杀了纯元。

自古红颜祸水,并无道理,要求君王不能有感情,而妃嫔也就是生育工具。

皇帝动真情的就两人,一个是纯元,还有一个甄嬛。

其他人都是摆设,死后就象征性难受下就结束了,失去纯元,皇帝很神伤,失去甄嬛,皇帝几年念念不忘,连名字都听不得,越刻意,就越是在乎,越爱。

其他人死后都很快就忘了。

从君王的角度,只有无情才能保住江山,所以杀纯元是对的。

但太后对甄嬛仁慈了,她怕皇帝受不了,所以没杀她。

所以太后不在了之后,甄嬛就变得更坏了。

而皇帝唯一做错的就是没杀了甄嬛,他动真情了,才害死了自己。

标签组:[历史] [甄嬛传] [甄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8573.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