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国内地价十年翻了四倍 面粉涨价面包自然降不下来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26

近10年的土地购置费用却在一直增长,2007年为4873.25亿元,2016年上涨到18778.68亿元,整整涨了3.85倍。不过2017年的土地购置费用下降了,达到13644亿元。

地价是房价最好的影子,至少近10年是这样的。

  近日,多家机构发布的土地数据均显示,5月全国的地价大涨。就此,记者查阅官方公布的土地数据则显示,地价领涨了近10年,即从2008年至2016年间的全国供地面积减少了50%,但地价却涨了近4倍。


  业内研究中心数据显示,5月份,部分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刷新年内最高纪录,受监测的50个热点城市合计出让金额累计达到3130亿元,同比上涨111.5%。其中,土地出让金较多的城市有7个,包括杭州、重庆、嘉兴等。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1-5月也出现大涨。1-5月,50个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5万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9503亿元上涨了57.6%。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土地成交金额大幅上涨呢?据业内人士分析,能够令开发商疯狂拿地的原因,主要源于房价上涨动力很强,市场火爆。

  不过,记者了解到,尽管5月份土地成交金额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但土地价格对各地楼市的价格影响并不明显。对此次出现的“抢地潮”,有专家认为可能需要从更深层次去考量: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冷淡,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出现大幅上涨,显示出企业还在积极转移战场。

  业内专家称,在5月份的土地成交中,土地成交的重点的确是三四线城市。

  5月土地成交上行

 记者注意到,5月份各地进入土地政策发布密集期,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一再萎缩,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持续上行。从整体来看,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出现上升,土地成交的溢价率也随之回到高点。

  6月9日,业内地产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土地市场供应小幅回升,全国330个城市经营性土地供应建筑面积回升至18661万平米,环比上涨19%。5月份供应地块2980宗,环比上升14%,同比下降11%。“从5月土地市场表现来看,整体进入‘量涨价跌’的运行状态,主要原因在于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频繁遇冷,无地可卖。”业内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

  不过,综合4月、5月数据来看,4月份土地市场走低后,5月成交规模同、环比均表现为上涨。对此,业内地产研究院给《华夏时报》记者提供的报告分析称,一二线城市地块遇冷的主要原因包括:出让土地性质多为商办地块,且出让位置相对偏远等。此外,厦门、成都、天津均有地块因无人报价而流拍。好在,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成交量持续走高,支撑起整个土地出让金的持续大涨。

  与此对应的是,5月各地方政府发布政策频率显著提高。

  对于下半年的土地市场走势,业内的报告指出,热点城市将在控制地价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住宅用地和租赁住房用地的供应,一二线城市成交量会因此回升。三四线城市方面,在企业规模竞争不断激化的行业背景下,土地市场热度会继续保持高位。

  对此,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房价涨跌的秘密,都是遵循着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即供给多价格跌,供给少价格涨。”

  院长说,过去16年中国房价上涨的根源,归根结底在于“两权一制”的土地制度,控制着土地供应与土地价格。“土地招拍挂制度是控制土地与价格的武器,分税制成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收入的关键。也就是说,房价上涨在于政府对土地供应与地价控制,直接决定着供需关系,信贷与利率则是影响供需关系的间接因素。当房价跌时,停止土地供应地价上涨,刺激需求;房价上涨时抑制需求,供应则保持不变,地价上涨。”

  10年地价涨了近4倍

  供地多了,就能盖更多的房子。

 记者调查获悉,最近多个城市房价暴涨,不是开发商捂盘惜售导致的“万人抢房”,而是土地供给太少。

  为什么要减少土地供应呢? 6月13日,中国土地学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几年,地方土地供应量锐减,土地收入却有增无减,只说明土地单价被提高了,而近十年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便是最好的例证。

  记者细查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开发的三项指标(待开发土地面积、购置土地面积和土地购置费用)10年间的变化,的确足以佐证10年(见图)地价涨了近4倍。

  不过,官方公布的地价数据显示,到2017年土地购置费用开始出现下降,从2016年的18778亿元降为13644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待开发土地面积在近10年是最高的,达到48161.07万平米,随后2009年开始下降,随后也有上升,但未高过2008年。而购置土地面积最高点则出现在2011年(44327.44万平米),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16年(22025.25万平米)不到最高峰时期的50%。接着2017年又开始回升至25508万平米,但仍处于低位。

  与以上两个数据年年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10年的土地购置费用却在一直增长,2007年为4873.25亿元,2016年上涨到18778.68亿元,整整涨了3.85倍。不过2017年的土地购置费用下降了,达到13644亿元。

  地价涨了,房价肯定要涨。

  事实上,最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落实“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总要求,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甚至很多四线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减少土地供应,通过各种手段去库存,包括棚户区改造、人才计划等,房价上涨促使以更高的价格卖地。“这是一个死循环,弊病很大。”上述土地学会的专家说。

  除此之外,记者调查时还发现一个事实,房企购置土地面积从2011年大幅下降的这几年,房屋竣工面积却一直上涨。房屋竣工面积上涨,那是因为很多城市楼盘(张家港楼盘)越盖越高,密度越来越大,目的就是要卖更多的房子。

标签组:[购房] [土地市场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9348.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