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流量明星变数据明星,被央视点名的蔡徐坤们却为啥还不凉?_微博

发表于话题:已经凉了的流量明星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流量明星变数据明星,被央视点名的蔡徐坤们却为啥还不凉?

近两年,“流量”是一个屡被提及的高频网络词汇。

有百科介绍:所谓“流量”,在网络时代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而因庞大的粉丝基础而聚集起来的明星效应就相当于互联网产品的“流量”。被流量供养的“流量明星”往往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有他们的电影票房必定大卖,有他们的电视剧收率必定很高,有他们的新闻点击率必定也很高”。

但自2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以《‘惊人’数据的秘密专题对已沸沸扬扬传了许久的“流量明星数据造假”进行盖章报道后,“流量明星”们似乎一日之间统统变成了“数据明星”

有对其深痛恶觉的网友不禁发问,这次被央视爸爸点名,“蔡徐坤们”是真的要凉了吗?

01

从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到央视新闻

官媒接力批“流量明星数据造假”

央视爸爸出面打假“流量明星”,其阵势和力度令人拍手称快。但其实,这并非是官媒第一次点名批“蔡徐坤们”了。

2019年9月2日,针对“某新浪博主”一条宣传其新单曲的微博转发过亿的现象,共青团中央官微发文《你见过一亿次转发的微博吗》,在文中强调“该微博转发量和点赞数高达95倍的差距”,并罗列大量对比数据,质疑这条“获得一亿次转发量”微博的属实性,认为“多数流量明星的微博数据都存在较大水分,很多转发和留言的数据内容都是单一的复制粘贴”。

该微博下面以其粉丝团官微为主的评论

虽未点名,只以“新浪某博主”指称,并对涉及人物图片进行了打码处理,但眼疾手快的网友很快便发现,共青团中央在文中明确指向的就是“凭借最高投票数”在《偶像练习生》中C位出道的人气偶像蔡徐坤。

2019年1月5日,继共青团中央之后,人民日报官微又直接发文发问整个流量明星圈,称“明星数据流量节节攀升,让人感慨‘8亿网民不够用’”,并强调“谁也不愿意看到‘劣币驱逐良币’,当务之急,就是整治违规行为,走出‘唯流量论’”。

而时隔一个多月后,央视新闻频道金牌栏目《朝闻天下》则直接开专题对“流量明星数据造假”进行了系统性报道。

为探究明星微博“浏览量或是点赞数轻易就能突破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真实性,央视调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咨询了“帮助新浪微博用户涨粉丝或是数据增量的业务选项”,商家们热情地向记者推荐了不同的套餐,“基本上是10块钱,就能买到400个粉丝,或可以转发指定微博100次”,并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私人订制;

同时,商家还颇为得意地表示,有很多“不便透露姓名”的明星和网红都是长期合作的老客户。

同日,党刊紫光阁和中央政法委都通过微博和新媒体渠道,就央视新闻的该调查表达了共同的批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之前两家媒体的委婉指称或泛指,此次央视新闻频道在相关视频中让蔡徐坤赫然出镜,相关个人信息均未被作任何打码处理。

这基本无异于直接点名批评。

▲图片源自微博网友@薛定谔的羊驼截图

至此,最初从共青团中央、到人民日报再到央视新闻频道等,在级别不断递进的舆论变化中,中国娱乐圈树大招风的“流量明星数据造假”现象显然也在一步步地触犯官媒的底线和大忌。

但即便有官媒出面震慑,屡禁不止的数据造假现象能就此彻底断绝吗?蔡徐坤们真的会因此彻底凉透吗?

当我们追根溯源,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02

粉丝做数据,新浪不做声

荒诞流量工业中,还有谁难脱其咎?

近期自有关“流浪明星数据刷榜”的新闻一经流出,在网友的口诛笔伐中,首当其冲的总是涉及其中的、路人缘极差的流量明星。但理性并客观地讲,在数据造假的直接行为负责人中,相关粉丝和平台也难逃其咎。

相信长居网络世界的网民们,近些年都是深刻领教过追星粉丝团的“可怕威力”的。

她们不仅能够做到日常为偶像打榜,集资、应援、拉票、控评、洗白……还能在夜深人静时亢奋地为偶像刷榜。

据新媒体“小声比比”团队在文章《41亿水军帝国的背后:不要把世界拱手让给你瞧不起的人》统计,“2018年全微博转发量最高的十条”都来自蔡徐坤的微博,“总计转发量高达4.41亿次”;

而2018年上微博热搜次数最多的十位明星——“蔡徐坤、鹿晗、易烊千玺、李易峰、张艺兴、王俊凯、吴亦凡、王源、范丞丞、杨幂”,仅是在当年他们拥有转发超100万的778条微博。

▲图片源自“小声比比”文章《41亿水军帝国的背后:不要把世界拱手让给你瞧不起的人》

这其中,应该有不少都是流量明星的粉丝团们夜以继日地为各家偶像们“做数据”的结果,从“花式轮博”到全面“发动数据组”为明星“刷水军”洗白,她们永远都是心甘情愿地奋斗在一线的“辛勤劳动者”。

所以,在此次央视新闻点名曝出蔡徐坤微博涉嫌数据造假之后,有的蔡徐坤粉丝一边以“偶像做过很多公益”为名义转移话题,一边也对官媒紧抓着偶像不放的举动表示不解。

▲图片源自网友@薛定谔的羊驼的微博

而在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先后就流量数据造假问题发声后,作为涉事平台的新浪微博也都分别就其进行了及时回应:

先是宣布将微博的转发、评论上限数调整为100万,后又宣布“将对刷流量行为破案”,并承认很多“已经脱离常识的数据也都并非由真人粉丝完成,而是主要借助各种可以登录多个微博账号的‘外挂’软件完成”。

但结合上文提到的惊人数据,我们可以联想到,2016年突如其来的“王宝强宣布离婚”的热门消息仅因为50万的高密转发量而一度造成新浪微博宕机,但在已经过去的2018年,在10位明星有778条微博的转发量超100万的情况下,新浪却几乎安然无恙。

数据对比之下,我们大约可以一窥新浪作为其承载平台,在面对大量的刷数据行为时,在执行力度上到底尽了几分心力。

有网友就此评价,“为抬升流量明星热度,打造一片繁荣的假象,新浪长时间以来在一定程度纵容和默许买热搜、做数据的行为,这恐怕才是这些官媒多次真正有所指之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之前共青团中央和人民日报在批评流量明星数据造假”问题时对新浪微博的专指性,此次在央视相关新闻中还直接曝光了微信新媒体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招募水军刷流量的现象。

因此,在违规行为日渐成风的背后,在这条造假产业链上,不论是明星、粉丝、社交媒体平台、电商还是互联网,每个环节都有为过度追求自身利益而该背负的责任。

因此,在此乌烟瘴气的整体大环境下,短时间内要整改或者走出“唯流量论”,谈何容易。也许,有一天微博清爽了,但还有微信;有一天,微信清爽了,也还有其它用户数量众多的社交软件供热心利益之人造次。

正如一个蔡徐坤一时半会还未凉透,在造星产业线上又有千万个蔡徐坤正在被继续打造着。

但枪打出头鸟,一旦触及底线,前两日刚刚“被自主注销”的自媒体女王咪蒙就是一个鲜活的前车之鉴。

而且正如人民日报所言,在流量明星慢慢被鄙夷、实力艺人逐渐受热捧的当下,我们作为参与者与观望者,也要尽量抱有“没有高质量的作品做支撑,那些拙劣的演技终将被拆穿”的希冀。

作者/玉娇龙

责编/ 金宇

(END)

标签组:[蔡徐坤] [市场营销] [央视] [共青团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998.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