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丁真走红了一个月 我们分析数据后发现了这些秘密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那天,一个少年打算出门买泡面,遇到了一个本来要拍摄他弟弟的摄影师。因为弟弟不在,所以摄影师打算拍这个少年。

11月11日,“微笑收藏家·波哥”一条10秒钟的短视频迅速获赞276万,留言及转发达到13万,而这条视频的主人公就是火遍全网的丁真,也就是那个毫无准备的少年。

11月18日,当地国企聘用丁真为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旅游宣传大使。11月25日,丁真拍摄旅游宣传片《丁真的世界》,为四川代言。11月28日,各地官微纷纷邀请丁真去做客,“丁真效应”在国内外持续热议。12月7日,丁真首次以旅游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家乡的旅游宣传册上……

直到12月中旬,“丁真”还在延续着余热……

“丁真热”火的不止丁真本人,还有他的舅舅、弟弟,甚至他的小马“珍珠”。“丁真热”的背后,是谁在推动浪潮?

正如丁真的舅舅而言,丁真出名也让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们这个地方,以前很少人知道。丁真走红,又给其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

丁真的走红,更像一场网络“电视剧”

丁真,这位来自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普通少年凭借着天然野生美感,瞬间收获无数粉丝,也成为11月火遍全网的现象级网红代表,每次消息都能掀起全网舆论热潮。

回溯丁真的网络传播,14日至15日,网络声量走势形成第一波小高峰。许多网友对丁真的外貌、学历、身世进行了激烈讨论,微博话题“#藏族的康巴汉子有多帅#”“#丁真#”等阅读量均破亿。

11月25日,甘孜文旅为其制作的微型纪录片《丁真的世界》再次爆红于网络,形成第二次声量高峰,同时@四川文旅@甘孜文旅等政务官博借此推出甘孜旅游优惠政策,使得网民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26日左右,网友因丁真的藏族背景以及甘孜当地的藏族特色,对丁真的家乡产生误解,并由此诞生了一个“#以为丁真在西藏#”的话题再次引起全网“轰动”。

接下来两天,各大官博联动触发的一场“抢人大战”将网络热度推至巅峰。

此次事件也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媒的关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发三推为丁真打call,各家媒体陆续推文剖析事件缘由,28日单日全网传播量直逼百万。

从丁真“被首发”于网络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虽然目前其热度不及11月下旬处于流量巅峰时那么高,但其每次直播、“现身”网络,仍能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和讨论,余热延续。

网友舆论多以正向为主

“丁真选择为家乡代言”获赞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丁真的火与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鲜肉横飞,清秀当道”风格迥然不同。

接受过高山雪原的洗礼,黝黑的皮肤、澄澈的眼神、不染尘俗的气质,这些共同构成了丁真的面孔吸引力(是指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正性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姚琦一篇文章里所言,“丁真热”不是鲜肉审美裹挟着大众流量的资本变现,更不是浮躁生活、网络猎奇的一时之快,而是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美的追逐,也是物质发展至极后的返璞归真,后物质主义时代的发展趋势。

而“丁真热”的网络舆论也随着时间而变化。

起初网友们更多的是在赞美丁真的颜值与淳朴,后续则围绕“网传多个平台拟邀请丁真参与真人秀”展开讨论,引发舆情。

接着四川观察等主流媒体的采访及时破除丁真参加真人秀的传言,微博热门话题“#丁真已签约成国有公司员工#”的出现瞬间将舆论场再度引向正面。

随后丁真在个人微博中晒出了自己努力学习汉语的照片,并为自己的家乡拍摄了宣传片,从实质上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助力当地脱贫。

在政府与主流媒体的引导与个人淳朴品质的流露双重作用下,非敏感及中性言论占比达98%。网友们纷纷为其行为点赞。

“丁真”人物形象与家乡紧密结合

影响力强势输出

通过分析与“丁真”相关话题内容,“四川”“甘孜”“理塘”等地点通过政务新媒体的运作成为高频热词,丁真成为理塘县宣传大使,形象已与甘孜当地形象紧密相连、密切贴合。

“珍珠”“小马”等热词,又展现出网民对丁真生活的关注。而丁真本人,作为本次服务于文旅局宣传的“网红”,身体力行地推动了甘孜州旅游的发展。

事实上,在此次丁真大火之前,甘孜州也是有名的旅游目的地。从甘孜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近几年接待游客数量与旅游输入不断增长,2019年甘孜全年接待游客3316.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6.98亿元。但受制于资源的短缺和基础设施制约,按照2019年四川省旅游总人数和收入计算,甘孜州旅游优势并不突出。

从甘孜州及理塘县的经济产业结构看,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理塘县。

2000年,丁真刚刚出生,理塘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5元,处于人均纯收入625元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农牧民达7491户、40383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96.47%和96.75%,贫困程度深。

如今,经过20年的发展,今年2月理塘县成功摘下贫困县的帽子,并且今年第二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90元。在这个过程中,文旅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2020年理塘县政府官网发布的统计数字,上半年全县GDP预计完成3.89亿元,同比下降5.5%。《甘孜日报》早前报道,理塘县2020年的旅游目标为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以上。

以此来看,虽然理塘县近年来旅游收入增长迅速,但在今年疫情来袭的影响下,完成15亿的目标任务仍显得十分艰巨,丁真的走红可能会为其带来了希望。

丁真能转化多少流量给家乡?

丁真带来的流量转化是肉眼可见的。

据旅游OAT平台数据显示,尽管11月为旅游淡季,但自11月16日起,以甘孜康定机场、亚丁机场为目的地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近2成,17日单日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0%。

酒店预订数量也随之涨起,截至11月25日,四川甘孜地区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11月17日成为首个增长高峰,当天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1%,相比前一天增长15%。在随后的一周,甘孜地区酒店每天的预订量同比增长都保持在1倍以上。

通过挖掘参与“丁真话题”的网友基本信息发现,对丁真产生好奇与兴趣的网友大部分以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然后是中部的河南、河北、湖北等省,未来可以预见到丁真带来的线下变现也会以这些地区为主。

从城市分布看,除了四川省的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超一线城市顺次在榜,杭州、重庆、武汉、郑州、南京等一线城市也在内。

从在这场大城市对“真”的追逐中,越大越有影响力的城市越靠前。

同时,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丁真是新生代支撑起来的流量担当,30岁以下人群贡献了搜索“丁真”的62.68%,可以说“丁真”的搜索就是新生代力挺起来的,且女性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据国内OTA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超7成的旅游消费决策由女性做出,女性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年轻女性在旅游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日趋凸显,拓展“她旅游”空间,成为扩大旅游消费的“新阵地”。

这一切都与丁真的潜在用户“不期而遇”,有着较高可支配收入的都市女性,消费能力也比较突出,她们或将成为甘孜和理塘旅游新的增长点。

从这一点看,丁真的走红充满了“预谋性”,偶然也必然。正如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指出:“丁真的出现,恰好满足了社会推崇真实向上的价值观、各地文旅需要切入点推广宣传、网友追寻纯真自然之美这三重诉求”。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各地“文旅+扶贫”也做出了很多成功的项目。

从摔碗酒到重庆李子坝穿楼轻轨,从不倒翁小姐姐到丁真,各地其实不乏流量效应,但比起昙花一现的网红现象,如何能将流量持续地转化到旅游经济上来,做到真正做到回归旅游本身、文旅融合,这是包括理塘、甘孜州,乃至全国其他旅游城市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标签组:[甘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022.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