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如今子孙竟遍布韩国各地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作为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两位中国皇帝之一,陈理是陈汉帝国创始人陈友谅的次子,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祖籍在今湖北省仙桃市。陈友谅本是元末湖北红巾军首领、天完皇帝徐寿辉的部将,至正二十年(1360年)弑君称帝,史称陈汉。此时,陈汉的疆域囊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安徽省南部,在南方各反元集团中实力最强。

陈友谅

陈友谅称帝后,陷入与劲敌朱元璋的长年征战中,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被击溃,本人也被流箭射死,时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月。陈友谅战死后,陈理被大将张定边等人护送至武昌,随即被臣属拥立为帝。当时,陈理只有13岁,由于年纪太小,所以军国大事便由丞相张必先、太尉张定边等人执掌。然而,还没等陈理坐稳皇位,朱元璋的大军便已经杀到。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率大军东征,兵锋直逼武昌。陈理见形势危急,赶紧下诏各地勤王,驻守岳州的丞相张必先奉命入援,与敌军前锋常遇春对峙于洪山。张必先是陈汉政权一等一的骁将,在军中素有“泼张”的绰号,极受陈友谅父子器重。考虑到此,常遇春便按照朱元璋的授意,设计擒获张必先,并将他绑在城下示众。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陈汉守军都将张必先视作最后的希望,一旦看到他被擒获,顿时失去斗志,很多人因此想献城投降,陈理君臣对此甚是惊恐。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抱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派遣陈友谅的旧部罗复仁前去劝降,并申明善待陈理及其家人的各项条件。陈理见大势已去,只好带领家眷、臣属向朱元璋投降。

朱元璋果然兑现自己的承诺,册封陈理为归德侯,并让他任意选取府库财物作为家产。与此同时,朱元璋册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为怀恩伯,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追赠)。随后,朱元璋命陈理携带家眷迁往南京居住,立国仅4年的陈汉帝国至此覆亡。

陈理

陈理投降后,虽然颇受朱元璋的优待,但毕竟国耻家仇过于沉重,始终难以让他释怀,再加上陈理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毫无自由可言,其心中的怨愤、恐惧可想而知。正因如此,陈理私下里经常对朱元璋口出怨言,并流露出想要复国的念头。对此,很多朝臣建议应当处死陈理以绝后患,但均遭到朱元璋的拒绝。

其实,按照朱元璋的本性,他其实也想处死陈理,但是考虑到明朝刚刚建立、局势不稳,反对者依然还大有人在(如北元、明夏等政权),一旦处死陈理的话,势必会破坏自己“仁慈君主”的形象,不利于统一大业。正因如此,朱元璋并没有处决陈理,而只是以“小孩子所犯过错”为由,轻松地化解此事。

但是,朱元璋通过此事还是感觉到危险,认为陈理年幼无知,一旦受到“小人”的蛊惑,难免会做出更大的错事。朱元璋思虑再三后,认为只有将陈理遣送至属国进行监管,方能彻底消除隐患。正因如此,朱元璋在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颁布诏令,派遣元朝降臣延安答等人护送陈理一家前往高丽,并要求高丽恭愍王王颛善待他们。

高丽恭愍王王颛

高丽国王王颛不敢违抗朱元璋的旨意,所以在陈理抵达后不久,便册封他为陈王,并赐给其土地、苎布、奴婢、米豆、酒等物,态度相当好(详情见《高丽史·世家卷四十三》)。此后,陈理一家便在高丽定居下来,再没有回到中国。说句题外话,跟随陈理迁居高丽的,还有明夏政权的亡国君明升,而后者也同样受到厚待,并就此永居外国。

随着朝鲜李朝的建立,陈理的境遇却开始每况愈下,不仅备遭王室的冷遇,就连生计都成了大难题。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从永乐元年至六年,朝鲜国王只赏赐给陈理1名婢女、4石米、10瓶酒以及少量米豆,此外再无任何馈赠。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贫病交加的陈理一命呜呼,终年58岁。

陈友谅后人在祭祖

陈理死后,其子陈明善被禁止继承爵位,由此沦为庶民。虽然陈理在朝鲜备遭坎坷,但子孙却在朝鲜半岛顽强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人数众多的“梁山陈氏”家族(主要分布在韩国)。中韩建交后,梁山陈氏的成员经常到中国来寻根祭祖,这也算是中韩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了。

标签组:[历史] [明朝] [明朝历史] [朱元璋] [元朝] [陈友谅] [陈理] [朝鲜局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045.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杜甫《八阵图》诗歌赏析

八阵图唐代: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赏...

2025-04-24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全诗赏析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赏析这是...

2025-04-24

《吕氏春秋·不苟论》贵当赏析

【原文】名号大显,不可强求,必繇其道。治物者,不于物于人。治人者,不于人于君①。治君者,不于君于天子。治天子者,不于天子于欲。治欲者,不于欲于性。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

2025-04-24

孟浩然《春晓》诗歌赏析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赏析《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

2025-04-24

《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赏析

【原文】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

2025-04-24

《吕氏春秋·似顺论》似顺赏析

【原文】 事多似倒而顺①,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②,至短反长,天之道也。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③高,沟洫④...

2025-04-24

唐金昌绪《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伊州歌唐代: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赏析这首诗,语言...

2025-04-24

唐代柳宗元《江雪》诗歌赏析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赏析柳宗元...

2025-04-24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诗歌赏析

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代: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译文在这秋夜我心中怀念着你,一边散步一边咏叹这初凉的天气。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

2025-04-24

唐代张祜《宫词二首·其一》诗歌鉴赏

宫词二首·其一唐代: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译文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鉴赏一般以绝句体裁写...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