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韩国古装电影《兹山鱼谱》,官场黑暗,名士流放,文人们何去何从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韩国古装电影《兹山鱼谱》,讲大名士丁若铨官场受阻,被流放边陲小岛而不改其志,著书立说传道授业的故事。

电影隐去色彩,做成了黑白水墨画风格,疏阔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每一帧都像从文人画里抠下来的。

优美意境往往隐藏着苍凉悲情,时代黑暗,一腔赤诚的文人们该何去何从。

知识分子最爱引用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往今来,这何尝不是所有读书人的志向,只是有些人中途叛变,成了权利的附庸。那些在腐败黑暗的时代里,少数出淤泥而不染的,却被驱逐、枭首、流放。

掌权者不见得看不清楚忠贤奸佞,掌权者也总是有更多的权衡和选择。

掌权者说,丁若铨,无论你在哪里都要坚持下去,相信朝廷,我会记得你的,我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启用你的。

丁若铨内心涌动,一腔赤诚,等着皇帝的召唤。

然后,皇帝就死了,新皇登基,主少国疑,朝廷更腐败,民众更苦难,丁若铨的报国梦从死缓变成了死刑且立即执行。

流放到小岛上的丁若铨,内心还有治国梦吗?当然残存着这样的志向,也因此,空有一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和爱国爱民之心,却只能在偏僻小岛度过余生才更加显出荒诞。

当下的官场已经烂透了,而且还会烂下去,倒退、灭亡。

当然一定会重生。

在这之前,他想为后世做点什么,他在想自己能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流放的小岛上,他是个异类,他无意融入他们,却也关心着他们,像关心这个国家所有平民一样关心这些人。

这个国家等级森严,皇权,官场,平民和贱民,他和“贱民们”生活在一起,对他来说是种耻辱,耻辱的不是贱民,而是没法这种情况。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终有一天,不再有贵族和贱民,不再分嫡庶,更没有主人和奴隶。

他知道,这一天很远,可是满目都是受苦受难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他想做点什么。

昌大是这个小岛上的青年,捕鱼达人,且酷爱读书,但一来没有老师教,再有,贱民既没有参加科举的权利,便也没有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但昌大喜欢读书,小时候是想得到抛弃他,和他卑贱母亲的贵族父亲的认可,现在是,可能成了一个习惯,可能是心有不甘。所以虽无精进,却有读书的习惯。

丁若铨注意到了这个男青年。

丁若铨关心的是民生,他在一天天增进对这个小岛的了解,对昌大的了解。她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写一本鱼谱,向后世介绍各种鱼类知识,包括这里的物候,渔民,总之对后世有点用的知识。

因为世人的误解,昌大一开始对被流放的丁若铨有所误解。两人经过短暂的摩擦后,昌大被丁若铨的学识征服,从合作关系,升级为正式的师徒。多年来,两人亦师亦友。

多年后,丁若铨的书还没有写完。跟流放在另一个地方,在学术上著作等身的弟弟相比,丁若铨依然在苦苦修订他的《兹山鱼谱》,不断地研究和精进。

而这时候,昌大已经学业有成,前往参加科举。

丁若铨知道没用,知道以昌大的秉性一定会失望,但人各有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果然,贵族父亲得知昌大学有所成,让他认祖归宗参加科举,并一举得中。接下来昌大的命运便是在贵族父亲的帮助,和官场里司空见惯的卖官鬻爵交易下,一步步直上青云光耀门楣。

事实上,昌大很快便目睹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从小到大的志向被人踩在脚下,似乎这些年的努力全不值得。

昌大想,回去吧,回到曾经简单,困苦,起码单纯,起码自己不是加害者的生活。却在返乡途中发现老师已经离开了人世。

看着老师留下的,《兹山鱼谱》的书稿,看着老师在扉页上写下对自己的感谢和赞赏,昌大悲痛万分,也百感交集。

国家破碎民众受难,他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师曾经在做的。

标签组:[小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091.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贵直论》知化赏析

【原文】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①。以虽知之,与勿知同②。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③。事有可以过者④,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贵直赏析

【原文】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②,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

2025-04-27

《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赏析

【原文】言极①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②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

2025-04-27

庄子《说剑》译文赏析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

2025-04-27

《庄子·杂篇·说剑》简介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原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

2025-04-27

庄子《盗拓》译文赏析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

2025-04-27

《庄子·杂篇·盗跖》简介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

2025-04-27

庄子《让王》译文赏析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正患有很深、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空闲时间来治天下。”统治天下是地位最高、权力最重的了,却...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