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55年烈士毛岸英迁葬,一朝鲜老妇拦住志愿军战士:这坟谁也不能迁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夜阑人静时,在中南海的一处住所里依然亮着灯,一代伟人没有像往常那样批阅文件,而是独自坐在简朴的床上出神。许久之后,他缓缓从床头柜里拿出一只小皮箱,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轻抚着。

直到1990年,一次清理伟人遗物的时候,在仓库的一个柜子底下发现了这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以及一条毛巾。

这几件再普通不过的旧衣物已经有些泛黄,却被叠得非常整齐,而且纤尘未染,一看就是被人精心收藏着的,而这些被珍藏了整整26年的衣物的主人正是伟人长子毛岸英。

出身不凡,却历经艰辛

1922年10月24日的长沙湘雅医院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毛岸英,本名远仁,不过出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又身为伟人长子,毛岸英的童年注定离不开漂泊。

幼时的他曾经跟随父母辗转广州、武汉、上海等各地,经常这个地方还没住稳妥就又要搬家,因此小小年纪的毛岸英曾天真无邪地对父亲说,咱家的房子是长腿的。

那时候的他并不懂为什么要不停地搬家。直到1930年10月24日,在湖南国民党政府发动“清乡”行动的情况下,潜回板仓看望母亲与儿子的杨开慧被军阀密探发现行踪,母子二人不幸被捕入狱。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毛岸英由于年幼很快被允许保释出狱,据说当时的毛岸英死死抱住母亲不愿松手,最后是被粗暴的军警用枪托硬生生打开他的手。

毛岸英得以逃脱国民政府的魔爪,但他的母亲杨开慧却并没有这么幸运。国民党反对派要求她公开宣布与丈夫脱离夫妻关系,得到的都是杨开慧铿锵有力地拒绝。

1930年11月14日,恼羞成怒地反对派将杨开慧带到长沙浏阳门外的十字岭,面对敌人种种威逼利诱却始终坚贞不屈的杨开慧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英勇就义,那一年的毛岸英不过才8岁。

百炼成钢,自强不息

在母亲牺牲以后,经过党组织的安排,毛岸英被送到上海进入一所特殊的幼儿园,正是组织辖下的大同幼稚园,可惜后来因顾顺章的叛变导致幼儿园的孩子们被迫流散,毛岸英三兄也弟因此流落街头。

在流落街头的日子里,毛岸英和弟弟们睡的是马路边,靠着给人推黄包车和拖地板赚取微薄的银钱,也曾经从垃圾箱里翻找破烂,而失去幺弟更成为他久久无法释怀的痛苦。

1936年,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等人的帮助下,年仅14岁的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辗转被送到苏联入读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正是在这里,毛岸英刻苦学习并迅速成长着。

许是虎父无犬子,毛岸英于1943年1月进入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并被授予中尉军衔,随后更转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期间被派往苏联卫国战争前线,参与进攻波兰、捷克等战斗。

童年的经历对毛岸英而言无疑是苦涩不堪的,但显然并没有成为他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反而百炼成钢,令他变得更加坚定不移,更加勇敢无畏。

因此,当1950年的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无视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的时候,美帝国主义的司马昭之心激起毛岸英保家卫国的决心,于是他成为了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第一位志愿兵。

那时候,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正因为急性阑尾炎而住院,他在医院陪护了妻子两个晚上后,在1950年10月15日清晨不得不告别妻子踏上征程,这一天刚好是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满一周年。

赴朝34天,不幸壮烈牺牲

到了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的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的毛岸英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律对外自称为“刘秘书”,和普通战士一起睡稻草地铺,吃高粱米,从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虽然毛岸英的工作重点是翻译和整理文件,但当他看到有些战士在处理没有爆炸的美军炸弹明显没有提高警惕时,他立即将战士们疏散,然后凭借自己的经验成功拆除了炸弹。

从此,毛岸英都会趁着闲暇与战友们一起拆除炸弹引线,还会协助保卫部门对百姓的调查工作,也正是在执行百姓调查工作的时候,他认识了朝鲜的一位老妇人。

这位朝鲜老妇人名叫朴真真,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她和相依为命的孙女一起住在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的大榆洞,这里也是志愿军司令部所在。

中国志愿军到来后,这位善良的朴真真老人就开始致力于协助志愿军,常常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屡次为志愿军送水,还曾经和孙女一起参加担架队。

直到有一次美军发动空袭,朴真真老人的房子遭受波及,心系百姓的毛岸英不顾危险两次冲入熊熊燃烧着的房子,先后将已经被炮弹的巨大气浪冲至昏迷的祖孙两人救出。

当朴真真苏醒过来之后,看着毛岸英被烈火烧焦的头发,再看看安然无恙的自己和孙女,心中感动不已,她在毛岸英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体内流淌着的是为人民出生入死的红色血脉。

自此以后,朴真真就将毛岸英当成儿子一般看待,只可惜两人的“母子缘分”稍纵即逝。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0时许,毛岸英正与同事在司令部紧张工作,司令部上方突然传来美军机的轰鸣声,四架美军战机在空中盘旋一段时间后再次来到司令部上方,投下一百八十多枚凝固汽油弹。

一贯的美式狂轰滥炸过后,面积仅仅50平方米的司令部木屋连同周遭顿成一片火海,来不及撤退的毛岸英就此壮烈牺牲,正值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就此止步,年仅28岁。

得知毛岸英牺牲后,朴真真老人悲痛不已,她知道毛岸英是为了朝鲜而牺牲的,她要让后辈子子孙孙都为她的这位“儿子”守墓。

当1955年我军战士来到朝鲜为毛岸英迁葬的时候,不知内情的朴真真老人拦阻在战士面前。久劝无果的情况下,志愿军首长只能坦白毛岸英的真实身份,他不仅仅是大家眼里的“刘秘书”。

此话一出,朴真真老人大受震撼,久久无法回神。随后,她朝着中国毛岸英的墓碑深深一鞠躬,让志愿军将毛岸英的墓迁往了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1年3月,在和老友的一次谈话中,一代领袖曾经这样说过,我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保家卫国,又要派谁的儿子去呢?

朝鲜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当包括毛岸英在内的所有战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时,一个个青春背影淹没在滚滚硝烟之中,令人不由得慨叹他们的英雄气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标签组:[历史] [毛岸英] [杨开慧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135.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