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绝密电报首次公开!权威披露毛岸英牺牲经过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

1953年4月,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参加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毛泽东紧紧握着邓芳芝的手,动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时为毛泽东卫士李家骥:

主席听到后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泪汪汪的,但是不明显地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1951年3月,毛泽东在与老友周世钊的谈话中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这封首次披露的信件是毛岸英牺牲后,周恩来写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在信中,周恩来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他建议“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机前往朝鲜访问。其间,周恩来专程来到位于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志愿军烈士。

周恩来总理手持花圈,和陈毅元帅、粟裕大将亲手为志愿军烈士献上了花圈,默立良久。

在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牺牲的志愿军中,团职以上干部就多达249位。他们中的军级干部,有志愿军第67军军长李湘、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和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

1953年,在一次作战会议中,蔡正国遭遇敌机空袭,不幸中弹牺牲。蔡正国牺牲时,儿子蔡小东出生还不到两个月。

蔡正国之子蔡小东:

直到18岁那一年,母亲才告诉我,我的父亲叫蔡正国,18年前牺牲在朝鲜战场,我是一个烈士的后代。

在70年前那场极端残酷的战争中,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在了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再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老兵张书义,曾担任过志愿军烈士安葬组组长。许多年过去了,张书义的心底始终深埋着一件极少提及的战地往事。

1951年5月的一天,正值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张书义正随部队向三八线以北进行战略转移。途中,他得知一个志愿军的战士牺牲了。听到战友牺牲的消息,张书义顾不得危险,带着一名护士,骑马朝着三八线以南狂奔而去。没过多久,他们在一处阵地找到了烈士遗体。

时任第26军后勤部第三医院文书兼文化教员 张书义:

他身上的遗物有多少个?卡宾枪一支,子弹50发,志愿军入朝守则一本,还有一个空干粮袋。护士抬着他的头,我抬着他的脚,放到里边的时候,我们的高大姐说,战友,你长眠在南朝鲜了,胜利以后我们一定接你回国,我们忘不了你。

时光荏苒,当年掩埋战友的地方早就难以辨认,但对长眠于异乡战友的挂念,却成了张书义心底最难解开的心结。

2013年,在中韩两国政府的友好协商和共同努力下,韩方承诺向中方移交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437名埋骨他乡的志愿军烈士,魂归故里。

2014至2020年,韩方陆续向中方移交了7批共716具志愿军烈士遗骸。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必将铭记!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世界历史] [抗美援朝] [毛岸英] [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志愿军] [电报] [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张书义] [蔡正国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183.html

相关阅读

蜡染:苗族特色文化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逐渐...

2025-04-11

苗族剪纸文化与其他民族有什么不同

苗族是中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和与之毗连的湘西、滇东、川南、渝南、鄂西南、桂北等七省(市、自治区),有三万多人分布在海南中南部。苗族多是生活在地理条件较差的大山区,...

2025-04-11

苗族舞蹈的特点

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事实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从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即可看出,...

2025-04-11

苗族有哪些著名小吃

苗族饮食以酸辣为主,食物多采用腌制法,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辣味的。特色小吃:油茶,油炸粑粑,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松桃烂糊桥米豆腐民国二十年左右,蓼皋...

2025-04-11

苗族关于龙的传说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苗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河水断流了,水井干涸了,田土绝收了,山上的树...

2025-04-11

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由来

郭桓贪污案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影响很大,因此而发明的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郭桓是在洪武十七年五月才升任户部尚书的。对于清官来讲,户部,尤其户部长官是个苦差,因为他掌管全国各地...

2025-04-11

苗族龙舟节是端午节吗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水中。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焉”...

2025-04-11

苗族鼓舞有多少种类

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

2025-04-11

苗族吊脚楼有什么独特文化

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

2025-04-11

苗族吊脚楼是什么样子的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苗族的一些上层首领也修筑砖石彻的带风火墙壁的四合院落,宽敞而幽深;苗族一些贫寒的人家也筑简陋的竹楼...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