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亲历者忆毛岸英牺牲真相:凭手表残壳才确认是他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1

  战火熔铸的光辉人生

  ——对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的调查

  毛岸英,湖南韶山人,毛泽东长子,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46年,毛岸英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后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1950年,毛岸英主动请求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牺牲的第6位亲人。

  “毛岸英牺牲时只有28岁,他现在还长眠于朝鲜大地。”6月下旬,记者来到北京西山脚下,听82岁的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王天成老人讲述毛岸英烈士的故事。入朝参战那年,王天成只有17岁,任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参谋。回国后,他长期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在一起工作,是那段历史的直接见证者。

  毛岸英烈士的遗体当时已无法辨认,只有凭苏联手表的残壳才确认是他

  当时,战场局势非常紧张,战况激烈。那段时间,敌机整天轰炸,志愿军司令部先后换了4个地方。1950年11月中旬,志愿军党委常委专门开会研究彭德怀的安全和司令部的防空问题。会上决定,司令部工作人员在25日拂晓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彭总也是25日拂晓前,才被负责司令部安全的洪学智‘强行’搬进半山腰上的防空洞。当时,彭总还不太愿意走。防空洞内,彭总、洪学智和邓华研究了两个多小时战况,彭总叫杨凤安回到办公室询问前线情况。”王天成回忆说。

  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小木房。25日9时许,毛岸英和高瑞欣刚从休息的山洞回到办公室。此时,美军轰炸机突然空袭。问明前线情况正准备离开的杨凤安见敌机掠过,大喊一声:“不好,快跑!”但这时,已有几十枚敌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落在了办公室周围,参谋成普、徐亩元和彭德怀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最终没能跑出来。

  杨凤安急忙跑回去向彭德怀报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彭德怀听后站立不稳、一言不发,许久才喃喃说:“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牺牲了……”说着,他走出防空洞来到出事现场,心情十分沉重,午饭也没吃。后来,彭德怀亲自起草电报,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岸英烈士的遗体当时已无法辨认,只有凭苏联手表的残壳才确认是他。”杨凤安在书中回忆道,“他牺牲时只有28岁,身上还穿着我送给他的呢子大衣。”

  除了彭德怀等志愿军高层领导外,没有几个人知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

  王天成回忆说,毛岸英入朝一事在当年是高度保密的。除了彭德怀等志愿军高层领导外,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毛岸英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秘书兼翻译,他并无作战任务,但经常和参谋一起研究敌我情况,很好学。那时,去志愿军司令部开会的人,总见到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列席会议。

  王天成也是后来才知道毛岸英身份的。毛岸英是最早一批跟随彭德怀准备入朝作战的人。1950年10月4日,彭德怀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主持研究大西北经济建设规划会议时,突然被急召回北京。几天后,杨凤安也急速赴京。杨凤安与彭德怀会合后,第一次见到了毛岸英。“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稳重而有风度,并没有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就有特殊感觉。”他在书中回忆说。

  10月19日,彭德怀带杨凤安随先头部队入朝,毛岸英和其他成员在10月23日随十三兵团司令部入朝。在志愿军司令部里,毛岸英的身份只有彭德怀、邓华、洪学智和办公室少数人知道。白天,毛岸英和大家都在彭德怀办公室工作;晚上,彭德怀在办公室行军床上休息,毛岸英和杨凤安就在用稻草搭的地铺上睡觉。“不到一周,他们身上长起了虱子。”杨凤安这样描述当时的艰苦生活。

  11月7日,金日成与苏联驻朝大使史蒂科夫到志愿军总部大榆洞与彭德怀会面,毛岸英第一次担任翻译。会上,彭德怀介绍志愿军发动战役的计划,毛岸英用流利的俄语进行了翻译。史蒂科夫对翻译很满意,对毛岸英说:“你是一个优秀的俄语翻译。”

  事后从多方情报综合分析,这次空袭并非针对志愿军司令部这个特定目标

  “事后,我们从多方情报综合分析,这次空袭并非针对志愿军司令部这个特定目标。”王天成说。

  当时美军空军力量很强大,经常派飞机到处轰炸。只要看到交通枢纽或是什么重要地方,就会过来扔炸弹,有时连民房也不放过。“志愿军路过平壤时,我看到城市基本被炸成废墟。”王天成说。

  在王天成看来,毛岸英的牺牲令人惋惜,而毛泽东的深明大义也令人动容。得知毛岸英牺牲消息后,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国际主义、反击侵略者,中国人民把自己最优秀的儿女组成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保家卫国,牺牲了多少优秀战士。岸英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是一名普通战士,埋在朝鲜国土上,体现了我们与朝鲜军民同甘共苦共患难的革命精神。

  青山有幸埋忠骨。60多年过去了,长眠于异国的毛岸英烈士,会永远见证那段难忘岁月。

标签组:[毛岸英] [腕表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208.html

相关阅读

隋文帝杨坚在位晚年时期,做了哪些错误决策?

杨坚,即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在位晚期逐渐多疑,做了许多错误决策,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文帝在后世人的眼中口...

2025-04-08

拨开迷雾: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谣言真相

在历史长河中,白居易与元稹作为唐代文坛的双子星,其深厚的友谊与卓越的文学成就备受瞩目。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传着二人“换小妾”的离奇说法,这一谣言不仅损害了两位诗人的声誉,也误导了大众对历史真相的认知...

2025-04-08

唐艺昕分享与张若昀跨年夜经历 两人在雪地找婚戒

近日,唐艺昕在综艺节目中里讲述与张若昀最难忘的一次跨年夜经历,她表示两人在贝加尔湖跨年时,张若昀婚戒掉雪地里了,找很久没找到,为判断戒指掉落深度,唐艺昕将自己的戒指从同样高度扔向雪地,然后两人开始寻找...

2025-04-08

明神宗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地方?他是个明君吗?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他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时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皇帝的一生分为两段,前期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当时...

2025-04-08

国医有方|《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带你解锁养生指南

春生万物长,养生正当时。春天应该如何调养身心?春季易感的健康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国医大师为您支招!4月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学术指导,鲁南制药启达力&re...

2025-04-08

杜审言最著名的十首诗:从初唐风骨到律诗奠基

作为唐代“文章四友”之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约645-708)以五言律诗的开创性贡献闻名。其诗作既有盛唐气象的雄浑,又暗含初唐文人特有的羁旅之愁,以下十首代表作,堪称其艺术成就的缩影。 一、《和晋...

2025-04-08

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他是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崇焕在历史上对明朝的价值确实是很有争议的,有人说是他延长了明朝的寿命,...

2025-04-08

姜育恒&高瑞璇&诺罗敦·珍娜在百年回响中探寻时光踪迹

《最美中轴线》第四季以音乐为桥梁,为中轴线放歌,颂扬文明互鉴。北京时间通过直播的形式,为观众呈现节目真实的录制现场,带领观众沉浸式漫游北京中轴线。本期节目特邀嘉宾姜育恒、高瑞璇与诺罗敦·...

2025-04-08

李安全与罗太后:一场颠覆西夏王朝的“叔嫂合谋”

公元1206年,西夏宫廷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镇夷郡王李安全联合桓宗李纯祐的生母罗太后,废黜李纯祐自立为帝,史称“天庆之变”。这场政变不仅改写了西夏的皇权更迭规则,更将罗太后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2025-04-08

馆陶公主的能力如何?她有哪些事迹?

刘嫖,即馆陶公主,她是汉文帝和窦皇后嫡女,汉景帝刘启同母姐,汉武帝刘彻姑母和岳母,她善于权谋,支持胶东王刘彻成为太子,女儿陈阿娇成为汉武帝第一任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