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演技烂也能红?国产片的「堕落」该停了_流量

发表于话题:已经凉了的流量明星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演技烂也能红?国产片的「堕落」该停了

文 | 十点君 · 音乐 | Lights

十点电影原创

但凡上网冲浪,这几年都免不了被这两个字轰炸——

流量。

尤其娱乐圈,每次这个大词一出,都是一场血雨腥风。

比如这周,“顶流”周杰伦新歌上线。

无需粉丝打榜造势,轻松掀起全民狂欢。

又比如新晋流量肖战主演的《诛仙Ⅰ》。

3亿票房,口碑两极。

倒不是这部片真的有多烂。

只是此情此景,不免让观众想起当初被流量刷屏所支配的恐惧。

瑟瑟发抖。

“流量”红黑史,由来已久——

早年,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赚得盆满钵满,“粉丝电影”大势初现。

彼时普通观众,还是一种局外人的吃瓜心态:

豆瓣3.3,票房9000万,就这?!!

紧接着,诸如《小时代》这样低口碑高票的“流量神话”不断涌现。

花得起天价片酬的影视作品,却抠图、替身、配音泛滥。

但拦不住,收视、票房节节走高。

放眼望去,好作品寥寥无几。

观众这时才觉出不对劲。

踩坑之后,痛定思痛:我不看总行了吧?

额,好像还真不行。

唱跳、演技不见提升,但微博综艺影视剧一准有TA。

粉丝不再满足于自嗨,注水数据和好评不断侵占公共舆论、评分排行甚至专业奖项。

被迫“吃屎”,还要看着“屎真香”刷屏。

你说,观众怎么可能不反感?

不止是观众,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有话要说。

编剧汪海林在《圆桌派》里说过一个他的判断:

“流量主演+大IP=大烂片”

这种说法当然是偏见,但似乎多数时候都在应验,鲜少被打脸。

演员王劲松也抱怨过现在演戏的门槛太低。

“什么时候,

我们这个职业成了一个

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

导演乌尔善则更为直接,他认为电影票房跟流量明星没关系。

拿数据说话:

《战狼2》票房56.65亿,主演吴京;

《红海行动》票房36.51亿,主演张译;

《我不是药神》票房30.99亿,主演徐峥。

中国最卖座的几部电影,没有一部是流量明星主演的。

但凡是对作品有点追求,都应该优先把钱花在制作上,而不是舍本逐末,陷入迷信流量的怪圈。

也许早几年,请个流量来主演,片方至少可以不用担心赔本。

但如今,流量失灵早已成真。

观众交够了智商税,没了耐心,看到“流量+IP”就防御性地把期待值调低。

高片酬却演技差,不敬业又爱吹努力,已经成为流量们甩不掉的刻板印象。

批判流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甚至连粉丝,都转过头来参与其中。

杨幂粉丝手撕工作室,

求爱豆做个好演员

但,“流量主演=烂片”这锅有点大。

流量个人未必背得住。

尽管流量们的演技尚未成熟,但只要导演善调教,贡献出《老炮儿》《一出好戏》里基本及格的配角形象,一步步踏实成长原本是可行的。

是谁给了他们实力能够扛起票房的自信?

《摆渡人》的发布会上,监制王家卫夸赞Angelababy“比刘德华能拼”;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里吴亦凡演技受质疑,导演徐静蕾力挺“特别棒”。

尽管心里都清楚,场面话多少有“商业互吹”的成分在。

但一边是情真意切的知名大导,一边是毫不客气的nobody。

换你,你信谁?

再进一步——

一部作品的好坏,哪是一个人能决定的。

流量演技不行,可过硬的剧本、流畅的剪辑、不浮夸的特效和不辣眼的服化道,那些被骂“流量烂片”的电影有吗?

以为流量就是白花花的银子的投机者们,在乎吗?

之前扑街的《创业时代》,Angelababy以一人之力承担了来自观众80%的火力。

但平心而论,这部剧让黄轩、周一围都带不动的,何止是大宝贝的演技。

就冲那狗血台词和精分剧情,导演编剧不该出来挨打吗?

流量被捧杀,早早活在了开着滤镜的“真空世界”里;

行业被裹挟,前几年大量热钱涌入,使得拍片成了生意,而观众成了韭菜。

说到底,流量明星只是这套“骚操作”里被推到台前的一环。

当他们在普通观众那里信用破产,资本也会第一时间另寻他路。

凭空吹起来的泡沫,早该爆了。

流量凉凉了吗?

倒也未必。

去年夏天的邓伦、朱一龙,今年夏天的李现、肖战,依旧持续着“流量神话”。

不过相比“差点大满贯”的Angelababy和立志成为“人民的女演员”的杨幂,新晋流量们的自我认知倒是清醒许多。

演过《万箭穿心》《河神》的李现,在因《亲爱的,热爱的》走红之后,依旧毫不避讳自己专业上的问题。

台词处理不足,哭戏被吐槽。

他在意。

《陈情令》火了之后,肖战也会觉得自己“被神话”。

流量不是原罪。

靠实力吸引流量的也不在少数。

无论是雷佳音、倪大红等中老年演员的全网爆红,还是周杰伦力压蔡徐坤拿下超话第一,大家都乐见其成,少有微词。

年轻明星依靠颜值或爆款迅速收获大量人气,确实有幸运的成分在。

如何挤干水分,持续产出好作品,而不是在烂作品和假数据里消耗自己。

才是“留量”的关键。

所幸,演艺圈从来不缺转型范例。

在饱受争议的初代流量里,最先摸出门道的是李易峰。

早年刚成为一线小生,他其实也只忙着马不停蹄地贡献烂片,演什么都是双眼无神却又硬要耍帅的状态。

《老炮儿》里演了一个儿化音都发不好的北京小爷,就击败一众老戏骨拿下“百花奖最佳男配”,路人好感跌至谷底。

在“百花居士”的嘲笑声中低调了两年,减少通告和曝光,接下《动物世界》之后,又踏踏实实在剧组待了8个月。

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剪片,都花时间去学习、观摩。

当时李易峰的态度就是:“你要拍多长时间,我就给你多长时间。”

于是,《老炮儿》里缺的那股小爷劲儿,《动物世界》里有了。

粉丝也不用再天天追着负评喊“你知道TA有多努力吗”。

观众有眼睛,作品会说话。

更绝的,还有人敢直接弃流量而去

背靠《爱情公寓》这样的大IP,王传君本可以像其他主创那样,隔段时间就出来收割一波情怀流量。

赚得轻松,粉丝开心,皆大欢喜多好。

可他偏不。

大家都觉得拍完《爱情公寓4》就应该结束了。因为已经合作不下去了,先不说抄不抄的事,你不觉得越看越像一部广告片吗?全都是广告植入,为什么还要拍电影?

自己成名作的抄袭黑历史,他也不回避。

怼烂片、骂网友,完全不在乎形象,彻底放飞自我。

尽管这些行为很受争议,但你也不得不承认——

相比那些精心维护的明星人设,王传君确实展现出了更丰满、更有棱角的演员质感

许多流量着急火燎地想突破自我,却还是跳不出大男主大女主的演绎思路。

又要帅要美,舍不掉韩式厚刘海,放不下日系大美瞳,又要观众放下对他们的成见,可能吗?

王传君的两部高口碑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马仔和《我不是药神》里的吕受益。

演的都是小人物

一个油滑机灵,一个怯懦猥琐,哪还有半点关谷神奇的影子。

可要“推翻关谷”,也不容易——

为了演出病人对食物的饥渴,一场戏吃了44个包子。

为了贴近人物临终前的状态,可以两天两夜不吃不睡。

最后在镜头里,活生生瘦到脱相。

转型,喊喊口号、简单扮丑或是故作深沉都没用。

想“脱胎换骨”,不蜕层皮怎么行?

前段时间,GQ十周年特稿《人来人往,潮起潮落:2019名利场背后》里,影射了一把流量更迭的残酷现实。

有四位嘉宾的预告海报直到活动正式开场后才在微博上发出,主办方为这场380位嘉宾、590名安保、600名工作人员的名利场大聚会筹备了三百多天,必须规避各种风险。

而今年故事的主角,从鹿晗变成了李现、王一博、蔡徐坤、朱一龙。

但“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们”,总能长久稳定地出现在邀约名单上。

譬如,没人敢和他抢压轴的梁朝伟。

遥想当年,伟仔还没成为忧郁气质型熟男的代表之前。

也曾是呆萌乖巧的正太一枚。

虽说这样比较有点欺负人,当年的梁朝伟、张曼玉和“四大天王”们,跟现在的流量小生小花们一样,没少挨过骂。

同样身处流水线作业的大环境,同样年纪轻轻就被推上高位

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曾和鹿晗有着一样的感慨:

“我没有想过要留下什么,因为太难了。”

鹿晗确实敢说。

大多数流量,时间都花在了维持曝光和热度上,没法静下心来打磨演技、专心创作,当然留不下东西。

但因为太难,所以“不想”......

恕十点君直言,这届流量真的不行。

懒得拿大前辈们曾经的光辉事迹出来说教了,就看看人家上了年纪后还在干嘛吧。

张曼玉有着近乎封神的演员履历,结果50岁时又有了摇滚梦。

上音乐节唱歌跑调被嘲,也没能阻止她继续学习、创作。

最近一次在综艺里露面,态度依旧洒脱坚持。

“为什么你们几句话我就不许再玩这个游戏?

我觉得不公平。”

温和随性的梁朝伟,为了拍《一代宗师》苦练咏春,骨裂两次。

拍摄新片《风再起时》,从零开始练了3个月钢琴,每天弹8到10小时。

很难想象,上世纪的爱豆们还在野心勃勃、兢兢业业,现在的年轻偶像就已经开始修炼“无欲无求”了。

不过也罢,把演艺当成混圈,把手艺饭吃成青春饭的,也总得清楚——

早晚会有吃不了的那天。

远的,一部《小欢喜》炸出了三四个演技惊艳的00后,张子枫、文淇也都是观众盼着长大的潜力股;

近的,易烊千玺和《长安十二时辰》高流量与高口碑相互成就,彭昱畅、邓伦、朱一龙烂片率不高,且积极表达出想拍好作品的决心。

他们对自己有要求,对行业有清醒的认知,对表演有起码的职业精神和敬畏心。

是御风而行,去更广阔的世界;

还是等泡沫散尽,面部着地。

每个被流量架到高空的年轻人,都需要做出选择。

但请记住——

观众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标签组:[影视] [中国电影] [剧情片] [武打片] [老炮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49.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