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华语歌坛有哪些被捧得过高的歌手?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3

蟹妖。对这问题,碍于一些关系我不想直接给答案,但说几点参考,你们可通过这几点看看到底谁被捧高了

【问题被人编辑了好几次,然而这篇回答的主题仍然是“判断一个歌手是否被捧高的依据”】

1、对于唱作人创作能力,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的作品来窥知一二。

通常来说,如果创作人自身水平不过硬,别人不会邀请你来参与他的作曲/编曲/制作,因为同行是不会有那么厚的粉丝滤镜的。如果唱作人的合作对象很多,那么就既能说明这个唱作人产量大也能说明其作品受欢迎。当然光看量还不够,合作对象自身的名气和地位也是一个指标,合作对象间跨的圈层也是一个指标。举个例子——你看高进作为唱作人为别人写了那么多首歌,但其实,他的合作对象几乎都只局限于东北圈。而一些口碑极佳的唱作人就可以和自己公司之外、地域之外的力捧新人、天王天后合作,甚至创作出了对方的代表作。

这个指标上,21世纪出道的唱作人里,周杰伦以自己的歌曲加上为他人作曲的作品超过300首一骑绝尘(即使这几年疯狂放鸽子也几乎凭借老本领先了其他所有人),林俊杰以约250首作曲排在第二,第三名不知道是谁(可能是吴青峰,存疑)。而且你看周杰伦、林俊杰的合作对象,不乏张惠妹、张学友、陈奕迅、蔡依林、SHE这些口碑和知名度都不低歌手,《布拉格广场》《记得》等都是代表作。

近几年火起来的唱作人里,李荣浩也是输出很好的一个典范,常石磊的才能也由此获得了体现。也有些唱作人囿于没有公司运营而不容易获得合作,比如——西楼。但西楼这人在名气极低资料极少的情况下还是能相继被SHE、林宥嘉、华晨宇看中,写出了《花又开好了》《烟火里的尘埃》,可见其水平了。(这个是本来应该被力捧但却没有得到和才华匹配名声的人)

当然这个对于独立小众音乐圈、说唱圈、摇滚圈不太适用,但对于主流平台上经常活跃的、粉丝很多、在网上讨论热度颇高、综艺节目里也颇有镜头的人,实在是 太 适 用 了。

2、网络上常见的对歌手的拔高手段

我从这个几乎是粉丝吹嘘战场的问题下,把一些语录借用来改写改写:

他不是什么妖魔,不是什么怪物,他只是敢于与众不同,敢于特立独行。他是当下最纯粹的歌手,不存留音乐外的任何杂念,他以简约的姿态,面对纷乱的世态。他的纯粹不仅是音乐纯粹,也是灵魂纯粹。这世上,不懂他的人很多,可他却只管自己放肆无畏。因此,他原创作品和舞台表演,也几乎都是别人难模仿的经典。他,就是华语乐坛的未来!

这个就叫做看起来扯了很多但实际上什么都没说。你既不能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这个歌手的强项在于什么,也不能了解到这个歌手的个人风格,了解不到这个歌手在音乐上有什么造诣,又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段文字就是单纯地“捧”。这绕开了音乐作品,用浮夸的形容词渲染歌手本人,这是忽悠

再来看另一种捧:

他这么年轻,就已经微博粉丝几千万,微博评论几万,数字专辑销量几千万了。而且他的演唱会门票还那么难抢,几秒就销售完了。有几个歌手有像他这么厉害?

这也是很多粉丝常常用来吹捧自己偶像的一种方式,然而基本也是脱离歌手本身的音乐造诣的。混淆“人气”和“实力”确实是过分捧高的一种常见手段。

还有一种现在很常见:

你们一边叫嚷“华语乐坛要完了”,一边却不认可他为听众带来更新更好的作品。他的作品太具实验性/太过前卫了/风格很小众/歌词非常有内涵深度,是在做能引领乐坛的东西。你们不认可他,你们是欣赏能力低下,你们就只配听《学猫叫》和《离人愁》这样的东西(有时还会加上“只配听4536251”)。

这种是我最反感的一种捧杀。这种粉丝常常一边叫嚣着“多样审美”的口号,一边发表阻碍多样审美的言论,在这样的言论里,你似乎感觉好像华语乐坛就剩两类作品——一类是他们偶像的作品,另一类是《学猫叫》之流。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华语乐坛发展了这么久,各种风格——流行、R&B、摇滚、民谣、爵士、说唱、电子等等风格百花齐放,听众也该有自己的自由喜好,凭什么你得把自己偶像捧到“欣赏不了就是品味差劲”的地步呢?

而且很多粉丝吹捧他们偶像的实验性/前卫/小众/内涵的,他们偶像也没做到华语顶尖甚至算比较高的水平。(甚至有些作品披着文艺外衣,在技术含量上比《学猫叫》不强多少。)

以我保守估计自己大约七千多首歌的阅曲量,

华语比刘索拉的这张《蓝调在东方》还实验的,不多,Blues、Jazz和中国民乐、曲艺的结合还真没几个能先做出:

苏紫旭这张《飞出迷楼》可能是华语独立音乐里前卫音乐的代表,这张专辑的风格是融合爵士+前卫摇滚:

小众的话,来听听爵士作曲家秦四风的这个,他可凭借这张专辑,以大陆人的身份杀进台湾金曲奖了哦。:

歌词的深度,就不说罗大佑、崔健这些老前辈了,来和这个比比:

很多时候那些粉丝吹自己偶像多实验多深度,我都想他们听的歌也太少了吧?当然那些被粉丝们疯狂夸奖的歌手本身未必水平差,但是粉丝却说“你不认可他们就是因为你不懂音乐不懂欣赏没有品味”,这是否就是有捧得过高的嫌疑呢?

对了,除了粉丝,非常多的乐评人自身水平也值得质疑(也不乏出名后收钱说话的),所以上面一段所有「粉丝」词语替换成「乐评人」也是完全成立的。

当然了,上面讲的都是鉴别是否“捧得过高”的快捷思路。其实,哪怕是专业人士/资深听众,有时囿于自身的局限(比如做混缩的未必懂声乐,做乐手的未必懂歌词),甚至碍于情面和利益关系,明面上不太好说太多(不过,就算真的说了你也未必听得进去)。

想真正有能力对这个问题进行独立判断,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学习,去学流行音乐史、去了解音乐产业、去学点基础乐理或者乐器、声乐,甚至自己了解音乐创作制作中的每个环节,你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才不会被迷惑。

就这么多吧,如果有想到再补充。

这几个我写的回答可以作为引申:




(无关正文的一点私货)

PS:我个人真正意义上非常喜欢、且带有强烈的崇拜的感情的华语歌手有这么几位:

周杰伦、林俊杰、常石磊、朴树、苏紫旭、许钧、宫阁、万能青年旅店

前两个就不说了,后六个几乎不可能在这题下出现,但是却还是有很多人表示没有好音乐了……我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揪心。

标签组:[音乐] [歌手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628.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