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从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来读懂百年党史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3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以下是博通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从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来读懂百年党史。
 

  奋进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党的百年历史是一本沉甸甸的史书,蕴藏着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足迹和无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读懂百年大党发展的四个不同历史时期,自觉增强“四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尚未成功,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发展的道路是曲折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充满着许多的未知数。我们要通过从党发展的四个不同历史时期,汲取前进的力量,才能坚定信念,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xx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xx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各个历史时期,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建国伟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为了改变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之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封建官僚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确立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伟业

  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由于刚刚结束战争,经济萧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孤立、封锁和威胁我们新生的人民政权。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新生的人民政权遭到严重安全威胁。但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的气魄与勇气,作出实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国威,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刚刚取得新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改造时期,我们党通过土地改革和“一化三改”,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理顺了生产关系,解决了这个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也通过制度的调整和技术的改造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与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意愿,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流。这场社会主义建设革命,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伟业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邓小平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当时“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困难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策。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制定“三步走”战略部署;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曲折考验的背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形成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各方面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复兴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xx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两个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梦、精准扶贫等战略决策,完成了污染防治、脱贫攻坚、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20xx年,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了战略谋划。党的十九大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xx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擘画,积极构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阶段,坚持全国一盘棋,推进高质量发展。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国近几年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改变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通过党的四个历史发展时期来科学读懂百年党史,从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探索历史中,把握和认清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历史必然、掌握历史主动,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从党的百年历史全面认识和了解我们党取得的辉煌历史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标签组:[时政] [中国共产党] [国家社会主义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735.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