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埃博拉前线:毛晓彤被摔到无力起身,罗晋沉浸式演绎难掩悲情结局

发表于话题:罗晋毛晓彤逆行者氛围感大片
发布时间:2021-12-21


《埃博拉前线》开播9集碾压12月一众热播剧。现实防疫题材,剧组横跨三年,采访近百位专家,亲历实地,细致建设,力求场景还原的精良作品。此作品用爱讲述闪光故事,用行动展示中国精神。由罗晋、毛晓彤强强联合沉浸式演绎,代入感十足。

今天就来看一下演员们拍摄时的场景,以郑书鹏和何欢的经历来还原卡巴利亚战乱中真实防疫现状。

1

// 何欢被劫持片段

桑宜村,郑书鹏和何欢接生这场戏,何欢被莫劫持,这个勒脖子转身摔拍了很多条,毛晓彤是真实被扔在地上,曾一度被摔得起不来。

众所周知毛晓彤身材娇小,或许是现实经历和生长环境的因素,使她娇小的身躯里却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包括穿越轰炸现场那一幕均为亲力亲为,真实还原战地医者和记者两重高危职业的经历,致使这部剧更像是实地纪录片。

最新剧情中,桑宜村遭受战乱,战火无情,轰炸中手无寸铁的人们只能四处逃窜,白衣天使们逆行抢救病人,何欢为满足病患的最后愿望穿越火线般去寻找一瓶真正的可乐。

这段故事以可乐果为信念的卡巴利亚村民却没有喝过真正的可乐,来刻画战乱和贫穷给人们带来的疾苦。同时突出以何欢为代表的逆行者们大无畏、善良、勇敢、博爱的精神。以此告知我们面对生命和世界,人类都是一个共同体,疾病无国界,再小的身躯,也能爆发大能量。

2

// 郑书鹏的医者仁心

艰苦的医疗条件下,设备物资均不齐全,当患者两天没排尿,会面临膀胱爆裂大出血的状况时,郑书鹏竟以叶径做导尿管,用嘴加以吸力使患者排尿。那一幕不止惊呆了在场的人们,也惊呆了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

不得不说厉害的是编剧南柯,每个闪光的故事点都直戳人心,从接生到排尿,从中卡友好医院防疫到桑宜村难民防疫,南柯故事中的郑书鹏每一步都在坚守着职业操守,每一步都印证医者仁心。

从桑宜村不肯用杯子喝水到用嘴吸尿,巨大的反差对比反应医者生活中大多洁癖,但面对生死一线间的患者,他们往往会毫无防线,勇往直前。

罗晋在演绎郑书鹏与何欢敞开心扉那段对话时,被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而感动,是真正的感动哭,而非演员的“演绎”,冷静、理智的他,拍戏时活在角色里,我想除了编剧的故事情节,这种沉浸式的精彩演绎也是作品撼动人心的主要原因。


3

// 从台词看伏笔

危险无处不在的卡巴利亚,郑书鹏和何欢共同经历过选择两难的局面。第一次有幸保全了患者和自己,难逃第二次、第三次……

两人坚守使命,坚持原则,约定:“如果下次再遇到生离死别,我希望你也像这次一样,坚持你应有的选择。”

这句台词可能会是贯穿整部剧的一条线,直到郑书鹏和何欢各自完成使命。只希望不要以悲剧结局就好。祖国等待你们,大胜利归来。

这里不止有郑书鹏和何欢的结局,还暗含其他援助医疗队员的结局,从郑书鹏请各位记住身边的每个人开始,“零感染有点难,会死人吗?会。”平淡真实的话语直击埃博拉带来的死亡难题。也暗含了队长的艰巨任务,真得能全队安全归国吗?未知,静等。

援非抗埃不是一腔热血上头的冲动决定,是明知会失去一切,在深思熟虑后心怀不安,却仍旧选择无畏前行的伟大事业,面临不确定的境遇,各位队员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4

// 写在文末

坚守岗位的医生,调查真相的记者,在这个卡巴利亚陌生的地方,他们有着同样的心愿。四处危机重重人间却温情满满,有血有肉的人让可怕的埃博拉变得不是那么坚不可摧。

感谢剧组呈现深具教育意义的良心巨作,让更多人了解疾病无国界,战斗在疾病前线的逆行者是以生命为代价在负重前行。致敬现实生活中为岁月静好而战斗在生死一线的所有英雄。


标签组:[影视] [毛晓彤] [罗晋] [何欢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3617.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