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雄狮少年》:唤醒心中那头雄狮

发表于话题:雄狮少年
发布时间:2021-12-29


现实主义国漫的逆袭

纵观此前的国漫,大多分为两类IP:一类是以《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代表的少儿动画IP,另一类是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古代神话传说IP。后一类国漫多由观众耳熟能详的古代经典传说和故事改编而来。近几年来,这些影片以精良的制作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50亿元,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

反观当下,原创现实主义题材的国漫电影可谓屈指可数。

影片《雄狮少年》选择了回归现实主义。它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醒狮”为主要元素,讲述了岭南留守少年阿娟在机缘巧合下与好友阿猫、阿狗组成舞狮队,并拜昔日“狮王”咸鱼强为师父。自强不息的他们最终在舞狮大赛中夺冠。

这是一部讲述留守少年追寻梦想的影片,同时也展现了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态。这种既热血又接地气的现实主义题材,能够引发很多观众的共情。另外,影片中醒狮、木棉花、祠堂、咸鱼铺等充满地域特色的元素,真实、丰盈地展现了岭南民俗文化和乡土风貌。

从主题上看,《雄狮少年》不仅再现了传统的醒狮文化,也体现了对当下现实社会的关注。可以说,《雄狮少年》的青春片外壳下包裹着现实主义内核,是如今国漫创作亟需的新鲜血液。

“不认命”的小人物

“小人物的不屈奋斗”是《雄狮少年》传递的重要精神主旨。

作为一名留守少年,阿娟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出外务工的父母归家。他学舞狮的初衷,一方面是不想再被人视为“病猫”,受人欺辱;另一方面是想到广州参加舞狮大赛并与父母团聚。

《雄狮少年》以阿娟父母归来为分水岭。故事的上半场是留守少年寻梦记,插科打诨中不乏小人物的心酸往事;故事的下半场,由于父亲意外受伤昏迷不醒,阿娟一下子成为整个家庭的支柱。他独自带着狮头闯荡广州,在高楼大厦里打工,住在低矮的下下铺。原先瘦骨嶙峋的他,慢慢成长为坚毅结实的少年,心中始终装着“不认命”的精神。

“只要鼓点还能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这是阿娟坐上大巴外出务工时,师父对他的谆谆教诲。四十五岁的师父,来到广州亲自上阵参加舞狮大赛,目的也是想告诉阿娟“别认命”。

在师父的带领下,经过一场场残酷的淘汰赛,阿娟终于来到决赛关卡。当阿娟望着木棉花形状的“擎天柱”时,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挑战那根从未有人挑战过的最高桩。师父曾经对他说过,“擎天柱”的存在就是要提醒舞狮人保持敬畏之心,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

除非奇迹诞生,阿娟的父亲才能苏醒。而阿娟“不认命”地想要创造奇迹。他一跃而上,将狮头挂在“擎天柱”上,狮身幻化成随风散落的木棉花……随着阿娟的纵情一跃,《莫欺少年穷》的音乐响起,不仅将剧情推向了最高潮,也非常巧妙地契合了影片“不认命”的精神内核。

梦想与成长

《雄狮少年》中,师父迫于生计放弃了年少时的舞狮梦,每日忙碌于咸鱼铺中。当他在入场赛时因旁人的冷嘲热讽想打退堂鼓时,妻子问:“放弃舞狮难道你不后悔吗?”师父回答:“不后悔。”妻子却留下了一句:“我后悔。”

对于阿娟来说,狮头是梦想的隐喻,让他能在梦里梦外两个世界游走。现实生活中,他是肩负全家经济重担的少年,一天辗转打几份工,披星戴月、满城奔波,心中充满了隐忍与韧劲。舞起狮头时,他充满激情,内心涌起一声咆哮,那是对命运的不甘,也是对梦想的追逐。

片中,阿娟在天台上独自舞狮的片段让人非常动容。他将此次舞狮视作自己与梦想的告别,因此舞步也带着悲怆与不舍的意味。从一开始的踉踉跄跄,到行云流水,再到矫健飞腾,力度渐强的背景音乐与分镜头紧密结合。镜头一转已是破晓时分,他站在天台上张开双臂,远眺高楼,迎接这座城市的第一缕阳光,心跳的声音茁壮有力,“山路望不到头,我只能往前走。”

在舞狮大赛的决赛时刻,阿娟拖着受伤的脚踝纵身跃向“擎天柱”——那个无数舞狮人未曾到达的高山,完成了自己的逐梦之旅。

影片的最后结局很现实。赢得舞狮大赛冠军的阿娟,依然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但与此前在城市打工时的迷惘相比,阿娟已经驱散了内心的恐惧。那个挂在床头的狮头,始终提醒他要充满梦想,如雄狮般前行。

标签组:[电影] [雄狮] [舞狮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4586.html

相关阅读

阿波罗大战巨蟒皮同的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关于皮同的故事的核心内容是:阿波罗杀死皮同,并在其占据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神庙。此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来自荷马的《阿波罗颂歌》,但它并没有对整件事情做具体描写。罗马帝国初期的古...

2025-04-10

阿波罗与克瑞乌萨有什么关系

克瑞乌萨(英语:Creusa)。古希腊神话女性人物之一。由于其不同的属性而具有多种意义。其事迹见于欧里庇得斯之记述。以雅典国王厄瑞克透斯与普拉西提亚之女克瑞乌萨最为著名,她与阿波罗结合,生下儿子伊翁。...

2025-04-10

苗族独特的求婚习俗

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草标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

2025-04-10

苗族不入洞房不落夫家的婚俗是怎么回事

在2014年编撰的《怀化市民族志》中介绍苗族的婚俗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数月后,农闲或逢婚丧喜庆时,再择吉日,由郎家委托两个中年妇女带些礼物去接新娘,新娘新郎这次才可以同宿。来三晚后,又回娘家。经...

2025-04-10

屈原为什么是苗族官方文学代表人物

苗族文学可以简单划分为民间文学和官方文学。民间文学就是民间口头传承、发展的文学,而官方文学则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记录、传播、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任何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原始生命力,它的主...

2025-04-10

苗族银饰反映了哪些苗族文化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

2025-04-10

苗族花山节是干什么的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是川南、兴文、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

2025-04-10

罗马神话的达芙涅是什么人

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出自罗马文学。希腊神话中没有达芙妮这个人物。有一次,阿波罗看到小爱神丘比特正拿着弓箭玩。他毫不客气地对丘比特说:“喂!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来玩。”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

2025-04-10

苗族人为何要把米饭做成五种颜色

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红、黄、紫、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1、黑色糯米饭,即用...

2025-04-10

不同地区的苗族舞蹈有何区别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