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们都被大张伟骗了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2-14

我从没想过,大张伟会像今天这样红。

或者说,是不敢想。

把时间往前倒几年,大张伟的周遭从没有过鲜花。

相反,都是铺天盖地的谩骂。

假唱、抄袭、背叛、三俗,都是大张伟一路背来的标签。

更有甚者,造谣他吸毒。

那时候,大张伟说:

“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没戏了。”

我也曾悲观地以为,大张伟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




看完前言,你一定会觉得大张伟后来的故事很励志。

实则不然。

我主观上,从不觉得大张伟有过某个励志的瞬间。

如履薄冰时没有,深陷泥沼时没有,抱屈衔冤时也没有。

其中更多的,应该是妥协。

我以前觉得,这是天才的缴械投降。



天才的履历是怎样的?

大张伟就是答案。


1983年8月,大张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杂院里。

他家不过9.8平米,父母都是国营制造厂的职工。

故事开始,并没有大富大贵的出生。

但谁料想,竟是个逆天改命的剧本。

大张伟的童年,是一部顺风顺水的爽剧。


三岁那年,他听音乐就过耳不忘。

用他妈妈话说:“电视上放的歌、摇滚音乐,他(大张伟)听一遍就会唱”。

金子的光芒自然是盖不住的,天赋很快被老师发现,大张伟开始系统练美声。

这一练,就练出个小帕瓦罗蒂。



凭借那一口儿童美声,大张伟几乎所向披靡。

前脚刚迈进少年宫,后脚又迈入央视银河少年艺术团。

不出两年,奖状奖杯就塞满了不足10平米的小家。

出征俄罗斯,又轻松背回个国际大赛二等奖。

光是这高光开局,就足够吹一辈子。


但可惜,天胡开局却难免磕碰。

童年美声的道路,很快止步于变声期。

几年的努力,终归是错付。


大张伟回忆那段日子说:“命运啊,时不时就冲着你肋骨插一下子。”

换作其他人,故事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但大张伟不一样。 他好像确实低迷过,但这种低迷转眼就被摇滚的音浪冲散了。

爽剧男主的故事,这才刚刚开始。




你仔细回想,你的15岁在做什么?

我在浑浑噩噩的读初中。

唯独浑浑噩噩这点上,我和大张伟保持高度统一。


15岁的大张伟,是老师最不待见的学生。

他尽搞些歪门邪道,体育极差,成绩也拿不出手。

但在另一群人眼里,却截然不同。


15岁的大张伟,还是中国第三代摇滚的领军人。

是宋柯口中摇滚的未来;

是窦唯也不吝夸奖的晚辈;

是成天和崔健、郑钧混在一起的明日之星。



大张伟第一次露脸,就吓傻了一帮摇滚前辈。

他的原创音乐,让宋柯一连用了四个「很」:

“词曲很真诚,很抓人,很澎湃,很具有躁动的力量。”

宋柯准备立刻找大张伟签约,却被人捷足先登。

签下他的,是宋柯之前的员工付翀。

他看到大张伟,就立刻递上了辞呈。

毕竟是天才,谁想错过呢?

没过多久,中国多了支实力顶尖的摇滚乐队——花儿乐队。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么一则问题:

如何评价大张伟的作词水平?

这个问题下面同样有很多人质疑,还有很多人嘲讽。

大张伟有那么优秀吗?


其中,最高赞回答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这个问题,让巅峰时期的花儿回答你。

我深以为然。

空虚敲打着意志,仿佛这时间已静止,我怀疑人们的生活,有所掩饰。——静止

你有美丽的脸 可根已经枯萎,我想要的泉水 在心中粉碎。——花



你看,这些都是那个少年写下的歌词。

那些年花儿乐队红得发紫,他们的专辑一经发售就卖了四五十万张。

同年,最火的朴树专辑也才卖了三十万张而已。

天才的起点,又何止于此。


大张伟的歌,还跟崔健、窦唯的歌一起被收录进专辑《中国火》。

一起见证着那个属于摇滚的九十年代。

《华尔街日报》中如是写道:

“如果能拍摄更多录影,能有更多公开演出,那么每个中国孩子都将穿着花儿乐队的T恤。”

遗憾的是,彩云易散。

魔岩三杰撤退,中国摇滚圈彻底颓了。

摇滚越来越赚不到钱,父母又双双下岗,大张伟只能作罢。

他说:“我因家境考量自废摇滚武功。”



付翀拍着桌子怒斥:“你背叛了摇滚乐!”

那时,大张伟还学不会妥协。

他们为此闹得不可开交,撕得面红耳赤。

接着是走上法庭,协议解约。


因为利益关系,大张伟失去了自己所有歌曲的版权。

获得的,是一笔巨额违约款。

这一年,他刚刚19岁。

只能转投大的唱片公司,彻底转型做流行乐。

何止负债累累,大张伟还背负着所谓背叛的骂名。

人们都指责他背叛恩人,背叛摇滚。

他来不及悲伤:“我要带着悲伤一块儿玩儿。”




背叛的构陷声后,大张伟彻底火了。

他做了一首真正出圈的音乐——《嘻唰唰》。

这首歌在当时,吊打今天一切抖音神曲。

它响彻大街小巷,垄断手机彩铃,就连我爷爷在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哼唱。

当然,它毁誉参半。

摇滚圈乃至整个内娱歌坛,都把这首歌这定义成大张伟的堕落。

只是外人也就罢了,就连乐队其余两个成员也怨声载道。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嘻唰唰》被爆抄袭,冷嘲热讽瞬间升级成围剿猎杀。

乐评人尹亮直言:

“花儿对于物质及名利的过度苛求,以至于踩线过界,道德沦丧。”

“花儿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舆论哗然,从主流媒体到贴吧论坛骂声载道。

王思聪甚至把他抄袭的微博置顶了好几年。

大张伟认错、道歉、补买版权,依然于事无补。

“上帝都原谅我了,但网友不会。”

他只要发歌,网友就四处寻找相似的旋律。

花儿乐队,彻底臭了。



内部矛盾激化,乐队不得不解散。

解散当天,恰好是花儿乐队十周年。

他们办了个分手演唱会,大张伟在舞台上边哭边喊:

“我们能不能不分手,亲爱的别走。”

为了止住哽咽,他拼命咬自己。

“我就知道,我喜欢的东西最终都会离我而去。”



这是大张伟第一次痛哭着煽情,也是最后一次。

解散过后,他不得不咬着牙继续往前。

那时候大鹏还只是个小主持人,大张伟做客他的节目。

录制中,大张伟因低血糖走神、口吃、精神恍惚。

大鹏一连问了三四个问题得不回应,便愤然离场。

别有用心的人曝光了节目录制片段,标题上写着「大张伟吸毒」。

莫须有的栽赃,引来倾泻般的谩骂。

这种诬陷。就是要彻底毁掉这个少年。

而大鹏,点了个赞。

这个赞,把大张伟推向了万丈深渊。



铺天盖地的骂声中,没有人听大张伟的解释。

“我真的没吸毒。”

他再委屈,也救不了自己。


这一年,是他最孤独的时刻。

26岁的大张伟,失去了一切。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向乐观的他那年重度抑郁。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天才要挺不过去了。

每一天,父母都反复跟他说:

“儿子你要活着啊。”


另一边的大鹏,混得风生水起。

很多年后,他才突然想起来道歉,而这个道歉和当年那个赞一样。

归根结底,他还是为了自己。

毕竟谁能想到呢?

那件事后,大张伟还能回来。




这两年,没有人不喜欢大张伟。

我始终觉得,这是个奇迹。

偶然听到那些人叫他大老师,会尤其恍惚。

终于,大张伟有了接不完通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我一直觉得大张伟像个泡泡机,即使咽下肥皂水,也要吐出快乐的泡泡。

最难熬的日子里,大张伟写出了最快乐的歌。

这首歌,陪大张伟走上了央视春晚。

“就这个 feel 倍儿爽!”



就这一嗓子,大张伟回来了。

在这个快乐越来越难的时代,大张伟是宝藏。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说的就是大张伟。


2015年,他走上综艺《拜托了冰箱》,王嘉尔忍不住拥抱他:

“我很喜欢你。”

大张伟发现,能让别人快乐真的很幸福。

后来,他开始救场各大综艺。

《天天兄弟》主持人毁约,大张伟凌晨2点接到电话,就搭乘最早的班机飞去长沙。

《向往的生活》开播,大张伟拎着电脑包就跑去帮忙宣传。

《吐槽大会》嘉宾爽约,大张伟二话不说直接赶往录制现场。



太多次不计回报的救场,让他成了当之无愧的综艺网约车。

综艺一档接一档,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说他人间清醒,有人说他难得通透。

但事实上,他还是那个天才少年。


过去我以为这是缴械投降,是大张伟的妥协。

因为他好像总是一步步得退让。

后来才知道,那是我的狭隘。

大张伟,他从没放下过那份热爱。

哪怕明天要录制,也会熬着夜写歌。


有一次汪涵看他黑眼圈很重就问他:

“昨天是不是又熬夜写歌了?”

大张伟一如既往地打趣道:

“嘘,别让别人知道我努力,他们该不说我是天才了!”

正如高晓松说的,大张伟是真朋克。



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热爱,并用自己的办法坚持着。

正如他拿起麦时,眼里闪过的泪光。

他还是那个天才少年,从没有缴械和退让。

忍着泪水,却藏不住渴望。



直到今天,大张伟也从没有回应过他是怎么走出那些沼泽的。

他好像只顾着以一个个全新姿态出现。

哪怕之前遍体鳞伤,但当我们再看到他时,他就又是活蹦乱跳的、没心没肺的。


他曾一脸深刻地聊过成长:

“成长对于我来说就是不断的让恐惧成为习惯,习惯忍受疼痛,学会让爱的人离开。”

但转头又会笑着说:

“那些曾打倒我的人们,谢谢你们,躺着真的很舒服。”

他总是这样,嬉皮笑脸又无比真诚。

他总是这样,不欺暗室的活着。

他相信,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坦诚的心。

他知道世界很脏,但笃定他不能脏了这个世界。

眼看着他路人缘越来越好,我总会暗自庆幸。


万幸啊。

这个干净的少年,没有被这片贫瘠的土地淹没。

标签组:[大张伟演唱会] [花儿乐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7228.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