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我了解到真相以后不快乐更加悲伤觉得这个世间一点都不可爱?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2-03-30

在下曾经和你一样,也有过相同的经历与感受。

深入学习佛法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深深地意识到世间的万事万物的确是变幻无常的。其实即便没有学习佛法,人生阅历丰富的人也会得出这样的道理和结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句话的确是一针见血,直指本质。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红楼梦》?鲜花著锦、烈火烹油之盛,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大厦将倾的危机。我觉得曹公他说出了真相,他道出了这个世间的真相。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离婚、死亡、失去亲人朋友、破产、失去健康、失去利益、失去原本的地位与名利……


每天看新闻认真观察,细心去体会领悟的话,你的确会发现很多人和事都处在一个变化的状态之中,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恒常不变的。在这个时候,你会深深感觉到悲伤和沮丧都是正常的。

直到不久前,我也一直处在一种难过的状态,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了《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上面的一段话之后,我突然间就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因为文言文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就把它给换成了白话文——

“接着维摩诘居士又对她们说:‘你们已经都萌发了求道之意了,在佛法里,自有法乐之娱。至于你们不可再耽著于五种欲望带来的快乐了。’那些天女便问:‘什么是法乐?’维摩诘居士回答道:‘所谓法乐,就是以终生信奉佛法为乐,以听闻佛法为乐,以供养出家僧众为乐,以远离声色五种欲望为乐,以视五蕴身如臭皮囊为乐,以视四大如毒蛇为乐,以内观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如同荒村旷野为乐,以时时刻刻呵护道心、使其不失为乐,以利益众生为乐,以恭敬供养师长为乐,以广行布施为乐,以坚持不懈修习佛法为乐,以忍辱柔和为乐,以勤植善根广积善行为乐,以禅定摄心令心意不乱为乐,以远离垢染开发智慧为乐,以广发道心引度众生为乐,以降伏魔障为乐,以断除一切烦恼迷惑障碍为乐,以成就清净佛土为乐,以成就相好庄严为乐,以广修各种功德善行为乐,以庄严道场为乐,以听闻精深微妙佛法而心不生畏惧为乐,以修三解脱门为乐,而不满足于临时解脱,以亲近修学同道为乐,又能以平等心对待非修学同道,以亲近善知识为乐,又能以帮助恶知识为乐,以喜爱清静为乐,以修习种种证入佛道的法门为乐,凡此诸乐,即是菩萨法乐……”

这时候我才深深意识到,原来修行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佛法不离世间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出世间和入世间其实并不矛盾。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按照佛陀所指导的方法来修行——不仅应该努力赚钱去让自己的父母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也应该让他们在精神上面感到愉快幸福,努力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工作上,不仅应该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还应该尽可能的去为这个社会做奉献;生活中,应当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学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来为别人着想;修行中,应当深信因果报应,不做任何违背佛菩萨教诲的恶事,精进勤奋不懈怠。

我学会了怀着一颗谦卑感恩的心,来感激其他众生为我所做的一切,来为众生奉献。从此以后,我开始觉得越来越快乐。因为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渡人即是渡己,渡己还需渡人。自利和利他其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题主您之所以会悲伤和难过,都是因为您学佛法没有学到根本(发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您学的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在下也是凡夫俗子,也和题主您一样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感同身受。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应该会时常感到快乐,因为他认清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且有佛陀指导的方法去走上一条光明大道,这样一条解脱之路。不仅自己走上了解脱之路,也引导着更多的人共同走上这条光明的解脱之路。

建议你多多研读佛法经典:《维摩诘经》、《金刚经》、《心经》、《法华经》、《楞严经》《四十二章经》……

最好有白话文翻译的,结合人生经验与阅历细细领悟和体会。佛教的大乘经典里面,其实藏着许多佛陀所指导的、能够最终得到解脱的修行方法。

虽然这个世间的确是充满了各种的苦楚,但是只要你知道怎样走入这条解脱光明之道,拥有最终走向解脱和光明的正确方法、正确的道路,你便会觉得这些苦楚也不算什么了。


——————————————————————————分割线(因为不知道如何才能加粗字体,所以发了原文的图片,我真是个笨蛋)


标签组:[佛教] [佛法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1398.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