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灵活百变的八卦图,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穷多种_先天

发表于话题:八卦图怎么理解八卦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标题:灵活百变的八卦图,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穷多种

灵活百变的八卦图,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穷多种

学《易经》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不能仅仅拿一本普及版的《周易》读来读去,还需要参考传统文化里面的很多相关的内容,因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易经》的涉及范围极广。比如,八卦图就是其中一种。

先、后天八卦图,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很神奇

我们都知道《易经》与河图、洛图有关,也与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有关。虽然河图、洛图是从远古时代传承而来,而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却是自宋代以后,才慢慢有了流传,传说是陈抟老祖的发明——图解八卦。

当然,这个发明也是有理有据,“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为先天八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为后天八卦。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乾·文言》

上面这句则是先天与后天的来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李秀笔记认为用此来说明《易经》的发展极为贴切。

我们都知道,汉字本就是象形文字,字即图,图即文,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越来越符号化。先天八卦图也许本就是伏羲时代所画,却随着文字的传承——图变文,到宋,又将文字配上了图案。相传后天八卦为文王所做,我想发展到陈抟老祖的时代,其中道理应该与伏羲八卦图类似,都是从有到无,有从无到有的过程,总之很神奇。

区别使用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结果才精准

有个朋友很有可爱,前几天问我一个问题说,先天八卦对应的冬天和夏天对,但是对应的春天和秋天反了。问题如下:我们都知道少阳(春)、老阳(夏)、少阴(秋)、老阴(冬),若从先天八卦来看,震离对应春,却由少阴(秋)变来;巽坎对应秋,却由少阳(春)变来?

对《易经》深入的资深易友可能马上理解了这个朋友的问题所在:没有理解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体用之分。在李秀笔记看来,先天八卦讲的是象,也就是说不能将先天八卦加入时间的流转。

先天八卦具有静的性质,讲述的是一种状态存在。“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其中一个“定”字,用得很高明,把先天八卦的应用场景说得很清楚,是根本,而并非用法。所以,先天八卦应用于解释具体的场景状态时,是完全符合的,但是若“动”起来,就需要后天八卦,后天八卦才是万物流转的用法。

具体举个例子来说,以先天八卦来解释中国的地理、地形非常到位,乾南坤北,离为东,太阳东方升起;西为坎,河流多源自西方;兑在东南,东南沿海气候湿润;艮为山,西北多高地;巽为木,为风,西南多木材,多风;震在东北,为雷,象征着土地肥沃。这些都是固态的象。

所以,我们通常才说先天八卦是“对待”,后天八卦则为“流行”。换个解释角度,你可以认为先天八卦讲的是空间,而后天八卦则加入了时间的因素;后天八卦表达的一种普适的运行规律、流转规律。上述就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使用原则,

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候需要使用先天,有时候则要使用后天,只有这样,结果才会精准。当然,对于精通八卦的人来说,使用先天和后天都是一样的道理,先天可以变后天,后天也可以变先天。因此,八卦图又是灵活多变的。

灵活百变的八卦图

单就《周易》的64个重卦而言,其基础是8个单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八卦图,而八卦图又有不同的种类,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都是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当一个人的《易经》造诣很深时,还可以造出自己喜欢的八卦图,这都是很正常的。

这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灵活之处、魅力所在,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法无定法”。《易经》的灵活之处,也是学习《易经》的关键。对于一个精通东方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当代的西方文化是较为保守的,喜欢从单独的一个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说,西方文化的结论是建立在很多限制条件的基础之上的;而东方文化是灵活的,可以从很多的不同角度看问题,因此,无论什么问题都不会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

比如经常有人在网上说,某个八卦图画错了,某个四象图画错了,我经常笑笑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你把图翻转一下,就对了,为什么一定要较真要那个唯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唯一确定的答案,现实生活永远存在无数种可能,也就是说我们人生中的问题,永远有无数的解决方案,前提条件是只要你愿意

十几年前,曾经参加一个拓展活动,其中一个项目是要求全员200多人,一个一个轮流通过50米的跑道,要求是每个人的动作必须不同。记得场面相当壮观,前面的队友很简单,随便举个手,打个拳,青蛙跳等等就能通过,到后面的队友那简直是抓耳挠腮。教官打气说,不要紧张,1000人的团队都能过,大家加油动脑想!

我却观察到有个北大毕业的朋友老神在在的排在队伍的末尾,很随意。随口问他,你最后一个,怎么这么冷静。答我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动作得有无穷尽种吧!

事实上,《易经》所讲述的,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道理。世间的学问,学通了一通百通,学《易》尤其如此。

标签组:[国学] [易经]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306.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