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国漫的日文版要把中文主题曲换成日文的主题曲,我们播中文版日漫不是也没有改过主题曲吗?

发表于话题:陈奕迅听了都说离谱
发布时间:2022-04-22

我们也不是没有改,比如说《四驱兄弟》和《光能使者》都有中文主题曲,还有《宠物小精灵》)、《樱桃小丸子》、《天鹰战士》,其实还真不少。你会有我们没有改过主题曲的错觉是因为我们现在电视台几乎不引进日漫了,没有片怎么改呢~而我上面提到的那一堆动画清一色都是当年在电视上播放的。

要知道在以前,电视台是我们看日漫几乎唯一正规的途径。而电视台本身就有硬性规定必须国配才能放映,只是似乎没有特别的硬性要求主题曲也要国配,所以改不改一来看版权代理,二来看电视台肯不肯花钱。(可能大一点的电视台会有硬性规定,这方面我还没查到。)

但总的来说只要是能推销玩具的动画,上面都愿意搞国配主题曲,方便小朋友互相推广传唱,好多卖点玩具。


除了电视台按喜好和销售决定,还有些个别的特殊情况,比如《迪迦奥特曼》,由于版权问题,海外电视台只能买到影片版权,不包括主题曲版权。导致放片方必须自己解决主题曲问题,于是我们便有了毛毛的《奇迹再现》和陈奕迅的《超人主题曲》这些中方原创童年回忆。

附上日版原曲:


总的来说以前改的还真不少,我印象中不怎么改主题曲就是比较硬核的星空卫视了。

只是近年时代变了,政策变了,我国电视台基本没咋引进日漫,日漫基本都是透过网上平台进来的,而网上平台连国配的硬性规定都没有,更不会想要搞主题曲。再者就算改了也不一定讨得了观片者欢心。反倒是日本电视台和电影一直陆陆续续得引进国漫,所以论这几年的数据当然会显得本地化比例不正常。

除此还有音乐产业链不完善等等问题,日本的ACG歌手随便抓一大把,还有一堆流行歌手请他们上阵也毫不违和,并且每个都很有人气,他们这方面的产业链成熟到别说找人唱,去把配乐全换了都是轻架就熟的事。

而我们这边流行乐都快垮了,能唱的人是有一大把,但人气和观众接受度这些客观因素都和日本很难比,所以国内发行商这种事自然少做少错。

不过论日漫本地化,香港倒是做得最多的,给日本动画主题曲本地化也是香港电视台几十年的传统了,甚至连《高达0079》的主题曲也没放过。(不过我记得我小时候的CD歌词不是这个)

比较有意思的是梅艳芳还唱过《IQ博士》主题曲(又叫《阿拉蕾》)的,不过不事先知道歌手是谁肯定听不出来。(其实我知道了也听不出来)



志明与春娇里面的《小双侠》主题曲也是日本动画《ヤッターマン》的本地化产物。


除了上述,还有数码宝贝,各种假面骑士都有中文版本的主题曲,还不乏比较有名的歌手在其中,有兴趣可以瞅瞅这位up做的合集。


TVB的动画除了把歌词本地化,他们还越走越远,连配音都非常的接地气,高达那堆名台词先不提了,当年死亡笔记粤语版一句“你个脑装屎架?”雷翻众人。(大意:你脑袋装屎的?)

这段子还在TVB J2版的《男子高中生的日常》被同一批配音演员再次搬出来玩梗。

提一嘴《男子高中生的日常》J2版真的是本地化到极致的配音作品,完全可以和原版当做两部动画来看,但是却都很有意思,因为他把一些只有日本才懂的笑点换成了本地的段子,几乎每句台词都有本地梗,比如说歌词,网络热词和谐音梗。

还有J2版的《旋风管家》也是,由于这部动画放送期间连配音都是周更的,所以他的魔改配音甚至能跟上最近一星期的时事热点。

说着说着离题了,简单的说,本来在电视和电影院上映会语言本地化是很正常的操作,只是近年我们电视台都没怎么引进日漫,而网络平台也没有经济动力开发国配。才显得数据悬殊。

再者日本那边配音和歌手资源都比较丰富,观众接受度也很高。反观我们这边相关产业链还不够发达,导致观众接受度不高,技术不过关的话本地化反而出现反效果,不信可以搜搜国配版本的《新世纪福音战士终》。

标签组:[闊充箰] [鍔ㄧ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123.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