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武汉一小学首开“补短社团”

发表于话题:小学生简短小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07

射箭社团

体能提升社团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兰皓)高抬腿、开合跳、胯下击掌、左右弓步……4月20日早晨7:00,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操场上,30余名学生正在做体能训练,这是学校体能提升社团每天的“必修课”。

  这学期开始,武昌实验小学在全国率先开设“补短社团”,体能提升社团是首批的四个“补短社团”之一,另三个为射箭社团、文学社团和快乐成长社团。

  “当下各学校的社团,普遍是为有特长或兴趣的孩子开设的。”有着35年教龄的该校校长、特级教师张基广观察到,一些学校社团辅导老师为了出成绩、获奖项,往往会挑选基础好、特长突出的学生;有的孩子可能同时成为几个社团的成员,训练负担重;而有些孩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特长,难以加入社团。“那些本身没有什么爱好或条件较弱的孩子,其实更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 这是成立“补短社团”的初衷。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体能提升社团主要是帮助一些体质弱或体型偏胖的孩子,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文学社团是引导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孩子多阅读,逐步适应写作;射箭社团是为了训练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提高专注力;快乐成长社团则是帮孩子们管理情绪,释放压力。

  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初期的社团成员,主要是老师们通过观察学生们的特点,征求家长同意后,主动邀请部分学生加入的,这样“补短”的针对性更强。各社团根据需要,每周开展两到五次活动。

  一个多月来,学生们在“补短社团”的活动中收获颇丰。四年级的学生贝贝(化名),在跳绳方面进步很大,已成功减肥40多斤。文学社团成员章侦钰的妈妈告诉记者,以前她的孩子阅读习惯不好,不专注,现在特别爱看书,还主动观察植物的成长,写起了日记。

  “真正的公平和优质,是要让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进步。”张基广说,目前学校既保留了原有的常规化的学生社团,为有兴趣特长的孩子提供发展平台;同时适当控制一些优秀学生参加社团的个数、频次,为他们减轻负担,让更多其他孩子获得均等的机会;新开设的“补短社团”,还将逐步增加个数、扩大规模。希望通过这样的社团建设,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岳伟教授认为,武昌实验小学基于五育融合的发展理念,将国家育人目标和学校个性化育人目标有机融合,别出心裁地创办了“补短社团”这一育人载体,充分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彰显了重要的教育价值。 

用射箭锻炼专注力 用体能训练帮小胖墩减肥

学生在量身定制的社团里成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兰皓 欧阳嵩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的“补短社团”,和其他学校的学生社团有何不同?它是如何开展活动的,让学生得到了哪些提升?极目新闻记者昨日走进该校实地探访。

  两名学生的社团

  拉弓射箭中提升注意力

  4月20日,记者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社团活动中心看到,三年级男生童童(化名)拿着儿童专用弓箭,在老师梅浩的指导下练习。

  童童笔直站立在箭靶前,肩上和手上绑着护具,左手拿着弓箭,腰部挂着箭袋。梅浩弯腰指导童童注意站姿和拉弓的手势,“瞄准了吗?松手时要果断。”只见童童一松手,射出的箭完美上靶。

  整个射箭社团只有童童和欢欢(化名)两名社员,由科学课老师梅浩担任指导教师。原来,梅浩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童童和欢欢注意力不集中,考虑到射箭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于是成立了射箭社团,邀请童童和欢欢加入。

  在学校支持下,梅浩布置了一个射箭训练场所。他带着学生训练多次,也见证了两个学生的成长,“以前他们没那么自信,说话低着头。射箭需要抬头看前方,现在很少见到他们低头说话。”

  40多天体育锻炼

  小胖墩跑步再不难了

  “12345678……”伴随着口令,武昌实验小学的操场上,10余名学生正坐在折叠海绵垫上做拉伸动作,指导老师李石萍走到学生中间纠正动作。

  每周一至周五的早晨、每周二和周四放学后,老师都会带着体能提升社团的学生分批训练。“体能提升社团成立的初衷是想帮助体质弱或体型偏胖的孩子,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李石萍介绍,3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邀请下加入社团,学生热情很高,每天早训几乎是全勤。

  “我很喜欢这个社团,爸爸妈妈也跟我说要多运动。”该校四年级学生于雅涵告诉记者,每次训练1个小时左右,训练前先做热身动作,训练后拉伸放松。“我们带这群孩子跟带体训队不一样,只做运动,不设置高目标。”李石萍介绍。

  六年级学生甘谱莱说,参加社团帮他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我6点50分起床来早训,晚上回家也练习,通过运动锻炼,现在兵乓球打得比以前更好了。”

  四年级的想想(化名)收获最大,加入体能提升社团后,体重直线下降,已成功瘦身40斤。“不仅瘦了很多,我跑步也比以前厉害了很多。”和他一样,在体能提升社团成功瘦身的学生有10余个,几乎所有学生的体质都明显提升,体测成绩均有提高。

  走进阅读世界

  学生作文写活写深情

  “花儿绽开笑脸,为春天添一份芬芳。小朋友们嘻嘻哈哈,为春天添了一份欢乐……”4月13日,该校文学社团指导老师吴锦萍收到二年级可可(化名)的作品,朗朗上口的诗句是这名曾经惧怕写作的学生创作的。

  新学期伊始,文学社团成立,面向全校吸纳写作有畏难情绪、不爱阅读的学生。“在别的学校,文学社团都是一些善于表达、热爱阅读的孩子们,但我们相反。”吴锦萍说。

  文学社每周举行活动时,吴锦萍让学生先阅读书籍,随后她给学生读绘本,边读边交流。她也会带学生在校内观察大自然,做自然笔记。

  多次社团活动后,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作文也越写越活。“我以前写不好抒情文章,现在会抒发情感,这都得益于大量阅读。”该校五年级学生张珍玉说。

  小信箱发展出社团

  一个月收20余封交心信

  挂着“心语信箱”的白色小房子,是快乐成长社团的主阵地。

  快乐成长社团指导老师王斌介绍,该社是希望心理健康状况不太稳定的孩子,通过社活动来进行心理调适和心理引导。她通过心语信箱开展社团活动,本学期一个多月来,共收到20余封学生信件。

  “现在孩子们比较多的困惑是家里有二宝后产生失落感。”王斌介绍,多次收到这类来信后,她将这些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说出弟弟妹妹可爱之处,并劝说学生做表率,和弟弟妹妹友好相处。

  一个多月以来,学校发现四个“补短社团”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孩子们很喜欢,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家长们也很支持。校长张基广表示,学校将会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补短社团”的建设,为不同的孩子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发展。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所提出的重要命题,武昌实验小学的这一探索非常有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岳伟教授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都是具体的,其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让它们充分发展,就要提供良好的条件”,武昌实验小学“补短社团”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很有针对性。

标签组:[升学考试] [武昌实验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75.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