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的口味变了 片方们也就跟着随机应变了

商业化角度考量 当红演员出演观众愿意买账
拍剧,自然要考虑卖不卖得出去、能否卖出高价。现如今,决定这些的不再是剧集的水准、导演和演员的水平。购片方往往只要看到演员的名字就能决定这笔资金的去向。吴奇隆、钟汉良、陈晓,这都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男神”演员,吴奇隆、钟汉良的粉丝都在千万以上,晚辈陈晓也有着三百多万的粉丝,由他们出演,就算不用宣传也已吸引了大量潜在观众的瞩目。既然有这样的好事,制片方为何不用他们呢?
当红,不一定非得是一线。如今粉丝们的涉猎之广已经无法再用传统的一线、二线、三线来区别演员的走红程度。例如有着千多万粉丝的林更新,其作品积累和圈内声誉都尚浅,但在粉丝心中却有着极大号召力,对于这类演员,制片方也会重点考虑。
观众审美真变了 如今花美男当道
自从韩流将男性的阴柔美挖掘放大并带入中国后,年轻一辈的观众就对传统意义的男性美爱无能了。对于90后观众来说,演技根本不在考察范围内,只要外表出众、笑容甜美、偶尔会卖个萌,都会被当成心肝宝贝般精心呵护。
她们宠幸着柯震东、陈晓、蒋劲夫、林更新这类小鲜肉,只要够美、够萌,是弯是直都不再重要。她们也不放过黄晓明、吴尊、钟汉良、吴奇隆这类已有“初老”症状的男星,就算和角色形象不符,但只要是自己的“男神”出演的剧就会无条件支持,要怪就怪原著作者,谁让你不和我喜欢同一款明星呢?你丫就该照着我家XXX去写!
正统武侠没出路 翻拍就是为了求突破
拿十年前胡军版《天龙八部》的第一场戏与新版相比,你会发现,从武打设计到制作的精良程度,旧版都完爆新版,即便把97版拿来重看,依然能看得津津有味。可那为什么还要重拍呢?
自然不是为了弥补金庸先生未完成的遗憾。重拍,不过是为了借着鲜肉们的影响力再赚一笔,把新版《天龙八部》当作搞笑片来看,你就会发现其意义之所在了。除了经典武侠的翻拍,恶搞武侠剧和魔幻武侠剧近年也十分盛行,武侠剧的类型已绝非当年般血统纯正,故此即便是经典武侠的翻拍,从业者们也不再恪守原著精神,甚至为了博人眼球,往往会刻意求新求变。
对于新版《天龙八部》中对角色的处理,导演赖水清认为只要不伤及原著精神,适当的改编不是问题:“时代在进步,仍在怀旧的人应该放开心态,接受新事物,明天的世界会更美好。如果有人不喜欢,那只能说有点OUT了。”他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翻拍,打造新武侠的收视群体:“如果不改变,翻拍还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