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舌尖2》第三集即使穿插了多种美味,仍难逃观众挑刺。《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播出后,...
《舌尖2》第三集即使穿插了多种美味,仍难逃观众挑刺。
《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播出后,网友纷纷认为该集较之于前更偏向食材及食物的展示,而非人文、情感。日前,该集导演胡博讲述了拍摄背后的故事。在拍摄雪山伐木工时,因为总导演陈晓卿一句“这个男人眼中丧失了斗志”而另选择其他拍摄对象。陈晓卿则透露,《时节》中美食比例渐多是根据观众的反馈所作修改调整。
辛劳 团队共去了15个地点
在《时节》中,美食品种明显增多。本集既收罗了黑龙江五常大米这样声名远播的名产,也有不为观众普遍熟知的地方性特产,如江苏溧阳雁来蕈、安徽芜湖虾籽小刀面。在制作工艺上,比如玛仁糖的做法便细腻到配比和火候,“115摄氏度下熬煮4小时,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其详尽程度堪比食谱。可以说,第三集由时节串联起来的一系列故事,更偏向食材及食物的展示。对于这一改变,陈晓卿坦言,导演组一直在留意观众们的收视反馈,为此在播出前进行了紧急调整,“我们从善如流,砍掉了一些人的故事”。
导演胡博介绍,她对本集中出现的美食选取标准是,遵循时节主题,但又不生搬24节气,“围绕中国人、时节以及自然的故事”。据悉,这集的拍摄量是《舌尖2》里最大的,导演组走的地方也最多。胡博统计,她的团队共去了15个地点,单是为了反映秋收时“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主题,她就寻遍南方四个省,才找到一家既有梯田又正好迎来新生儿的农户。
严苛 拍摄对象眼里要有斗志
按胡博的话来说,《时节》这一组的拍摄工作是最早出发、最晚收工。“拍雪山伐木的场景,因为没经验带了非常沉重的索尼9000,机身重到需要6个人操作。虽然最后完成摄制,但其实没有捕捉到最美好、鲜活的画面”,胡博一直为此心存懊悔。